□ 本報記者 史玉成
作為我國人口較少民族——普米族的一員,全國政協委員茸芭莘那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依然聚焦人口較少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的問題。
核心內容流失現象比較嚴重、民族特色減弱、專業人才斷層,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發展面臨的這3個問題,常常使茸芭莘那委員感到身上責任重大。今年全國兩會上,她提交了一份《關于進一步加大人口較少民族文化保護與扶持力度,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需要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協同推進鄉村文化振興與經濟發展,并結合時代要求,努力挖掘民族地區鄉村的特色文化資源,進一步提升鄉村文化的內聚力和生命力。”
如何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保護力度?茸芭莘那認為,要為人口較少民族傳統文化保護設立專項資金,并且確保專項資金用于搶救和保護人口較少民族傳統文化。專項資金可用于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重大搶救項目與重點保護、研究項目進行經費補助;作為引導資金補助民族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區的建設;扶持和資助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傳承人及傳承單位;征集、收購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珍貴資料和實物;獎勵對民族傳統文化保護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
茸芭莘那表示,人口較少民族地區可以利用文化產業激發鄉村振興經濟活力。應廣泛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探索民族文化產業化的道路,以產業促發展;積極發展民族、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圍繞民族傳統手工藝保護和傳承、打造民族文化創意產品等工作重點,創新發展思路,找準民族工作的結合點,讓各項政策落地生根,推動少數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
她還呼吁,加強對民族地區民俗文化、文化遺產的發掘保護,打造符合本地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鄉村產業的文化附加值。同時,推進民族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發展,加強與政府機構、社會組織的合作,進行創意開發,把文化資源創造性地轉化為文化產品。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