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新消費有新陷阱
浙江省消保委發布2021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 本報記者 曹吉根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發布2021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涉及醫美、盲盒、網絡金融、網絡購車等多個消費熱點領域。
美容誘導貸款,美容院跑了貸款還得還。2021年3月30日,消費者黃某向寧波市消保委投訴,稱其在刷短視頻時受“芊馥國際妊娠紋修復”廣告誘導,在寧波市鄞州區某美容院為修復妊娠紋辦理了醫美貸款,在4次修復治療看不到任何效果后提出不再修復,要求停止借貸,美容院不予正面回應。緊接著,黃某就收到貸款公司的催款信息,心急之下向消保委求助。在這個案例中,美容院與網貸機構業務疊加,即使經營者跑路或者不履行服務義務,消費者也要繼續償還貸款。因此,消費者在美容院誘導下進行貸款美容時,一定要仔細問清楚貸款償付要求、逾期責任等信息,謹慎決策。
盲盒拆出瑕疵品商家不換不退,“盲盒”消費不是“盲目”消費。2021年1月8日,臺州市椒江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消費者馬某投訴,稱其在椒江區某玩具店購買了兩個盲盒,價格為79元/個,現場打開盲盒時卻發現兩件商品都存在質量問題,便要求退貨退款或者更換完好的盲盒,商家卻明確表示不退不換。近年來,“盲盒經濟”蓬勃發展,卻出現了部分經營者利用盲盒清庫存、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不良行為。“盲盒”消費不是“盲目”消費,盲盒商品也必須履行退貨、更換、修理等售后義務,消費遇到糾紛要及時投訴維權。
預訂、退款均受阻,平臺訂車“低首付”變成“釣魚”。2021年10月,消費者張某向金華市磐安縣消保委投訴,他在網上了解到通過某App可以低首付購車,于是下載了該App并聯系客服,全程按照客服要求辦理訂車手續并支付訂金和首付款共計27600元。后因平臺原因車輛無法交付,客服承諾退款卻遲遲未到賬。此案例提示消費者,平臺訂購汽車交易在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費方式的同時,也存在信息不對稱、虛假宣傳、售后服務無保障等諸多風險。
“中獎”變“中招”,幸運轉盤套路深。2021年5月,湖州市安吉縣消保委接到消費者談某投訴,稱其在某景區內的土特產店購買了一包筍干,掃描商品外包裝二維碼后出現幸運轉盤,宣稱充值19.9元返50元話費。于是,消費者根據頁面提示付款19.9元,之后發現既無法兌換獎品又不能退款。調查發現,充值贈送的30元不能購買該App里最便宜的商品,也無法提現,需要繼續充值才能將30元用掉,環環相扣,套路很深。對于此類不良營銷手段,消費者要保持警惕,切勿踩坑。
老人手機莫名購買保險,網絡鏈接不要隨便點。2021年2月,消費者任某到舟山市岱山縣消保委投訴,稱其在使用手機瀏覽網站時,彈出一個“保險”窗口,莫名被扣了395.5元。此案例提示消費者,網購保險具有便捷、選擇多樣的優點,但需要購買人具有一定的專業理解能力和辨別能力,并不適合所有消費者,特別老年消費者。因此在使用手機時如有彈出窗口一定要查看清楚,不要盲目點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片尾“彩蛋”隨便刪,侵犯觀眾完整觀影權。2021年2月,消費者徐某網購兩張《新神榜:哪吒重生》電影票,票上宣稱“片尾有3個彩蛋,不要錯過”。但在實際觀影過程中,電影院強制提前結束電影,致使消費者剩余兩個“彩蛋”沒有看到。片尾“彩蛋”也屬于電影的有機組成部分,消費者有權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觀看,電影院應當履行完整播放電影的義務,無權擅自刪減,哪怕放映廳只剩下一位觀眾,片尾“彩蛋”都必須播放完整。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