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原主席張曉剛作客央視“中國經濟大講堂”
讓標準化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抓手
□ 本報記者 徐 風
3月27日,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在央視“中國經濟大講堂”就“如何讓標準化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抓手”這一主題,以豐富的案例、深入的思考,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讀。
張曉剛由中國制造大而不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引出標準與質量的關系:標準是質量的技術基礎;要有高質量,一定要先有高標準。
對于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張曉剛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質量”絕不僅僅是產品質量,更重要的是指企業發展的質量、行業發展的質量、經濟發展的質量、政府發展的質量、國家發展的質量。認識不到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內涵,就找不到高質量發展的抓手。推動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
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要解決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問題。張曉剛分析稱,中國絕大多數的傳統制造業,通過40年改革開放和技術的追趕,目前在相當多的行業已經實現了并跑,當下我們存在的差距,不是“卡脖子”的問題,而是補短板的問題,不僅是中國制造產業技術基礎薄弱的問題,更多的是中國制造產業質量技術基礎薄弱的問題。他以我國汽車子午胎鋼簾線為例,和世界最高質量的產品相比,中國只有一點點的差距,這一點點的差距不是技術的差距,而是產業質量基礎設施的差距。
張曉剛解釋說,質量基礎設施是國際通行的概念,包括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計量解決準確測量的問題,質量中的量值由標準統一規定;標準執行得如何,需要通過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來判定,判斷產品質量,需要計量檢測,需要企業通過計量檢測所得數據對產品質量進行控制,有效提高產品的質量。數據的準確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數據準確并被認可,產品和標準才能被認可。標準互認的前提是數據互認,現在我們數據準確性逐漸有了保障,使得檢驗檢測的數據準確性、不可篡改的問題、實時監控的問題都可以實現。同時,數據互認是標準互認的基礎,標準互認是解決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科學實驗驗證能力不足的問題和補短板問題。只有數據準確并被認可,產品和標準才能被認可。
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的目標是什么?是中國企業在世界500強中的數量?還是中國GDP成為世界第一?張曉剛認為都不是。他說,中國制造高質量發展成功的標志,是我們能不能夠培育一批站在全球產業鏈頂端的世界一流企業。他說,過去的10年,中國在標準國際化上有了突飛猛進,這才是我們的底氣,這才是我們的自信,這才是未來中國制造在世界崛起的真正后盾。
張曉剛分析了近年來國際標準化發展的3個趨勢。一是標準先行。最近幾年在高新技術領域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即先有標準,再有產品,然后是產業化,這將改變過去先有產品,再有標準,然后是產業化的商業模式。二是標準向社會治理領域拓展。過去標準僅僅解決產品質量問題,現在已開始向解決社會治理問題、政府管理問題和企業管理問題的方向轉變,比如ISO的反賄賂標準、社會責任標準、合規管理標準,都屬于社會治理領域的標準。三是為全球環境治理尋找解決方案。他舉例說,ISO在2013年制定了碳足跡標準,這需要引起中國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的重視,特別是外向型企業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