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懷大美 筆潤心田
——淺談書法家傅小冰書法作品中的自然與意境
□ 傅江平
書法藝術的深奧之處在于反映自然界的萬千氣象與客觀世界的精神風貌,在天地山川的外形中得到書法的方圓動靜,從日月星辰的運轉中得到書法的布局謀篇。筆者與傅小冰先生相識多年,他是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家一級書法家,每每細品其書法新作,都會有這種一覽大美山川,淺窺百態人生的觀感。
作為將門書香之后,小冰從小陶冶在筆墨文化底蘊厚重的環境里,在書法藝術的土地里躬耕數十年,揮毫潑墨于案,臨池創作不輟,收獲甚豐。聽聞在他5歲時,他的外祖父便逼著他練字了,從楷書到柳體和魏體,而后直下唐宋明清。
在多年的探索追求中,小冰廣納博取各書法藝術流派之精華,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以扎實的造型基本功和斑斕的色彩感染力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厚重美。小冰的“顏歐柳”楷體功力深厚和瀟灑自如,可見唐宋明清大家的韻致。他同時期創作的橫幅“蘭亭序”“心經”“沁園春”“不忘初心”等作品,筆墨純熟且能開張,大多布局嚴謹、圓潤飽滿、筆力雄渾。
他的書法也是多樣的。有些運筆靈巧秀潤,線條富于質感和動感;有些體態飽滿而充滿后勁。時而又在用筆上變化多端,而且善于鋒變,藏露結合,沉著痛快,點畫的安排上非常見功夫,相互之間的聯系也十分緊密。彼此照應,相互揖讓,相互依賴,關系和諧融洽。從這一點上看,文人的氣象更加強烈,卻沒有違和感,反而讓人感覺更加奔放自然,而且是一種自然的流露。
書法講究用筆,一點一畫一人生,皆昭然絕異者。小冰的書法,一上眼,就給人一種濃厚的文人氣和書卷氣,這種氣息,是由內而外散發的,并且是一種內在之美,雋秀內斂,飄逸灑脫,而且還有一種自由奔放的感覺,讓人一見傾心。
小冰為人謙遜,言談大度,又不失大家子弟的博學多才。相識多年,筆者深深地感受到他獨特的人格魅力,他在筆墨間沉淀出來的淡定心態,他的辯證思維和專家學者獨有的那種大度情懷。雖然他立業之本還是他的事業,但他的靈魂在書法的藝術實踐中得以升華,在書法創作中鑄就了他那顆真、善、美的心靈。小冰能從一枝枯藤看出某種美的素質,因為一枝枯藤具有自在不經修飾的雅逸風致,具有一種彈性勁力。它的尖端蜷曲而上繞,還點綴著疏落的幾片殘葉,毫無人工雕琢的痕跡,卻是位置再適當沒有。小冰接觸了這樣的景物,又把這種神韻融會于自己的書法中。他又可以從一棵松樹看出美的素質,它的軀干勁挺而枝杈轉折下彎,顯出一種不屈不撓的氣派,于是他把這種氣派融會于他的書法風格中。對于小冰而言,書法已然不再是一種純粹的藝術生活,他的書法蘊藏著“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彰顯著他的氣質,散發著他的個性,透露著他的胸懷。
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小冰是充分將“自然觀”融入書法之中的集大成者。還記得10年前與他暢游長白山,看到雄奇壯美的長白山,手上自然閑不住。只見他提起筆,略微沉吟,一揮而就,“長白風骨”4個大字便躍然紙上,巍峨如山,飄然如風,暢行如高山流水,磅礴間扶搖而上。筆者不禁拍手叫好,轉念一想又覺正常。這不就是傅小冰么。他的書法,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靈感,而這靈感,又常常順著他的筆墨躍然紙上。
他的筆墨,可以是山川,可以是江河,可以是罡風烈陽,可以是樹陰小澗,可以是萬象更新的春天,也可以是寒梅傲立的冬季。他的書法美,以自然美為本源,以自然萬物所體現的存在運動的法則、形體結構的規律進行形象創作,真可謂是一筆一劃中,別有洞天。這些年來,每每觀摩小冰送我的幾幅書法作品,這樣的感慨和感覺也越來越深。他把書法作品自然、灑脫、古樸、神美、神韻揮灑得淋漓盡致,從而達到出神入化的效果,進而獨樹一幟,成就了如今自成一派的字體風格。
自古以來,我們的書法觀念及書法思想都是在傳統文化的背景下生成的,書法不僅獲得了哲學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其將抽象的哲學精神變成了活生生的藝術再現。反復品味小冰的作品,你會發現他在作品中常常會用一種獨特的目光去審視這個世界,注視社會大背景下的人類命運。他寫的《長征》和《滿江紅》,不但形神兼備,而且顯現出自己用筆厚實的風格,筆墨酣暢,給人感覺宛如江河,有很強的視覺沖擊力,讓人愈看愈輕松愉悅。一筆一劃之間,小冰的書法表達了一種對哲學和文化的深刻體驗與品位,故而其“書肇于自然”,卻也“書造乎自然”,觀賞性也絕非三言兩語可以概括。
昆明湖畔、重慶祖屋、天府溪旁,小冰有多處書齋雅室。也許,在小冰心里,臨池大半輩子,這定是天底下最快樂的事情了吧。以前工作之余他揮毫不輟,現在更是縱情其中,他是用書法抒發著古往今來文人墨客代代相傳的氣節與風骨,又力圖跟上時代的步伐,將源于耕讀、腹有詩書、清白傳家的底蘊與放開視野、達則濟世、振興中華的家國情懷凝聚于筆墨風華,給人寧靜致遠、向善向上的精神力量。近年來,小冰德藝雙馨,慕名求墨寶者日增,這也許就是“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的一個例證吧。書法家的最大功勞在于傳承中華文化之精髓并與時俱進,讓人目之所及不斷地提示我們: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