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江平
當下正是嶺南氣候潮濕、雨水充沛的季節,各種野生菌類進入了生長旺期,野生毒蘑菇中毒也迎來高發季節。為做好相關防控工作,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連日來,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積極通過各種措施開展毒蘑菇專項治理行動,加強毒蘑菇的宣傳和警示教育工作,在全市范圍內敲響了不采摘、不購買和不食用野生蘑菇的警鐘。
據了解,深圳從今年2月份開始有毒蘑菇事件發生,截至目前已發生數起蘑菇中毒事件。毒蘑菇采摘人群多為環衛工人、園林工人、建筑工人等,其中,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占絕大多數。野生毒蘑菇一旦誤采誤食,即使很小的劑量都會毒性很大。例如在深圳鳳凰山森林公園等地發現的白毒傘蘑菇,看起來長得白白的,上面是一個小帽子,還有一個小裙子,底下還有一個小靴子樣子的蘑菇,致病率、致死率特別高。一個約50克的白毒傘所含毒素的量,足以毒死一個50公斤的成年人,中毒癥狀嚴重、發病急、死亡率高,尚無特效療法。誤食毒蘑菇引發肝損害型中毒最為兇險,表現為惡心、嘔吐、肝區疼痛等癥狀,部分患者可能會伴有精神癥狀。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毒蘑菇的鑒別需要由專業人員使用專業儀器,市民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說法。比如,憑蘑菇顏色是否鮮艷判斷是否有毒,憑蘑菇與銀器、大米、大蒜等同煮是否變色判斷是否有毒,憑掰開蘑菇是否流汁液判斷是否有毒,甚至憑經驗等等,這些通通不靠譜。預防毒蘑菇中毒的唯一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購買和不食用野生蘑菇。截至目前,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已發動各轄區局,聯合多個轄區部門開展大量科普工作,通過面對面宣傳、大手拉小手、家長微信群宣傳等多種形式,持續發送關于毒蘑菇的提醒。
其中,坪山區食藥安辦組織了坪山區城管、衛健、疾控、市場監管局、街道辦、快檢人員、食安志愿者等,組成6支隊伍,分別前往轄區聚龍山公園、坪山中心公園、竹坑社區、金龜社區、坪環市場、田頭社區核酸檢測點、高中園建筑工地等人流量較大的重點區域,開展毒蘑菇科普宣傳和清理行動。僅4月3日活動當天,就發放宣傳資料3000余份,銷毀野生蘑菇8.5千克。
龍崗區11個街道辦組織社區巡查員、志愿者、一街一車一室及相關部門力量,持續開展野生蘑菇巡查清除行動,采取多種措施進行野生蘑菇防控宣傳活動,提醒市民“不采摘、不購買、不食用”。
大鵬市場監管局組織食藥志愿者、快檢人員、食品安全督導員,走進農貿市場、商業廣場、商場超市、登山口、公園等重點場所,通過拉橫幅、派發宣傳單等方式,面對面科普食用野生蘑菇的危害;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屏幕,在全區232家餐飲服務單位宣傳慎采慎食野蘑菇及自救的常識;聯合新區住建、教育、文體、街道辦事處等部門,通過在建工地、學生家長群、民宿監管群、社區居民群等微信工作群,全覆蓋及時發布預防野生蘑菇中毒的食品安全警示,廣泛宣傳防控野生蘑菇中毒的知識。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提醒,一旦誤食野生蘑菇等野生植物后出現疑似中毒癥狀,應盡早采用催吐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催吐后應盡快到醫院接受治療,并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就診時最好攜帶剩余蘑菇樣品,以備進一步明確診斷。在中毒初期癥狀緩解時,仍應留在醫院積極接受治療,觀察一段時間,確保病情穩定好轉再出院。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