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交出高分“答卷”
——河南鹿邑縣市場監管局通過農業標準化促進鄉村振興紀實
□楊新才 本報記者 孫中杰
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是億萬中國人民交出的時代答卷。如今,鄉村振興這個更加壯麗的時代命題,又擺在我們面前。如何高質量作答鄉村振興這張時代考卷,河南省鹿邑縣市場監管局通過標準化手段培育和促進農產品品牌,為農業增收、農民致富找到了新途徑。
高分“答卷”寫在
“鹿邑芹菜”的種植大棚里
全國標準化蔬菜生產基地、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全國四大西芹生產基地、“鹿邑芹菜”被認定為地理標志產品……這幾年,鹿邑任集鄉收獲了一個又一個榮譽。“西芹種植為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立下了頭功,也必將為鄉村振興再立新功。”該鄉黨委書記劉偉望著一排排西芹種植大棚,信心滿滿地說。
近年來,為發揮西芹種植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鹿邑縣市場監管局主動介入任集鄉西芹種植基地建設工作,結合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編寫了《西芹標準化種植》,依托該鄉西芹種植專業合作社,形成統一標準種植、統一標準銷售的全程標準化生產模式,成功培育出地理標志產品“鹿邑芹菜”,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張習敬是該鄉西芹種植的“老把式”,種植西芹近40年。在他的影響下,該鄉西芹種植面積擴大到930多公頃,成立了100多個蔬菜專業合作社,單產收入穩定在萬元左右,種芹菜成了穩賺不賠的買賣。“去年,我們合作社種植了6公頃大棚西芹和6.67公頃露天西芹,雖然受到疫情沖擊,但收入基本沒有受到影響,出正月就賣完了,凈賺150來萬元。”正在指導菜農移栽西芹的張習敬一邊忙活一邊告訴記者。
高分“答卷”寫在
“蒲公英花節”游客的笑臉上
盡管受到疫情沖擊,鹿邑縣楊湖口鎮一年一度的“蒲公英花節”還是吸引大批游客徜徉在蒲公英花海中。
鹿邑縣楊湖口鎮是全國最大的蒲公英種植基地。近年來,該鎮通過政府引導、企業鋪路、規范經營、抱團發展,以“種植基地景區化、農旅發展一體化”為目標,大力發展蒲公英產業,逐漸形成數十個近700公頃的現代農場式蒲公英種植基地,興起數十家蒲公英茶加工企業,成為鹿邑現代農業的典范。尤其是近年來每年舉辦的“蒲公英花節”,帶動蒲公英種植基地迅速興起10余個觀光農業園,吸引周邊群眾前來觀光游覽,帶火了當地的農家樂生意。
為促進蒲公英種植業健康發展,鹿邑縣市場監管局在種植環節融入標準化種植模式,有效提升了蒲公英品質,提高了經濟效益。楊湖口鎮種植的蒲公英,成為鹿邑縣市場監管局成功培育的第二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
目前,該局根據蒲公英茶地方標準缺失的現實情況,正在著手編制蒲公英茶地方標準,成立了編制蒲公英茶地方標準領導小組,吸收兩家蒲公英種植大戶和3家蒲公英茶加工企業參與編制。
高分“答卷”寫在
“高集楸樹之鄉”的種植基地中
“高集楸樹之鄉”是近年來鹿邑縣市場監管局著力培育的以鄉鎮命名的農產品商標,2020年獲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
“‘高集楸樹之鄉’商標獲批后,我們鄉楸樹種植面積又增加了130多公頃,楸樹已經成為村民的致富‘搖錢樹’。下一步,我們還要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為鄉村振興積蓄更大力量,作出更大貢獻。”該鄉黨委書記周文志說。
據鹿邑縣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集楸樹之鄉”商標注冊成功,對該鄉加快楸樹產業發展,促進楸樹產品質量提升,加強楸樹產品知識產權保護均具有重要意義,為下一步將“高集楸樹之鄉”打造成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原產地保護,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了解,楸樹屬珍貴的優質用材樹種和名貴園林觀賞樹種,自古就有“木王”之稱。楸樹風姿挺拔、花繁葉茂,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園林觀賞價值。“高集楸樹之鄉”成功注冊后,該鄉形成了以鹿邑縣潤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帶動全鄉16個楸樹種植合作社、種植面積超過1000余公頃的楸樹苗圃基地,培育出洛楸、金絲楸等優良品種18個。目前,楸樹苗銷往全國10余個省區市,年銷售收入達5000多萬元。同時,該鄉還在全鄉138條道路兩邊、26條河溝兩岸栽種楸樹36萬余棵,綠化面積達333余公頃。此舉不僅美化了鄉村,而且為高集鄉經濟社會發展建造了一座“綠色銀行”。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