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戰魚山島
——浙江省特科院服務保障浙石化魚山項目建設紀實
□ 周 宇 本報記者 曹吉根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石化)魚山項目是世界最大單體石油煉化一體化項目,有110套大型成套石化裝置,幾千公里壓力管道、上萬臺壓力容器遍布其中。因此,浙江省特種設備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浙江省特科院)將魚山項目特設安裝和現場制造監檢視為一次大會戰,專門組建浙石化服務保障項目組(以下簡稱魚山項目組),采用常態化專班機制,抽調骨干力量常駐魚山島開展服務。在會戰魚山項目的5年間,魚山項目組展現出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碩士民工團”讓工人們豎起大拇指,“技術委員會”務實的技術創新能力讓業主和施工單位交口稱贊。
用工作的忙忘卻生活的苦
在檢驗檢測行業,特檢工作最為辛苦,因為特種設備所處環境復雜,翻山越嶺、爬高鉆洞是常態,檢驗人員因此也被戲稱為“特檢民工”。
但魚山島上的艱苦環境還是超出了“特檢民工”的預料。浙江省特科院產品監檢所副所長許輝庭和黃國根都是第一批上島的,上島第一天遭遇的“下馬威”讓他們記憶深刻。
那是2018年6月26日中午,天氣十分悶熱。魚山項目組組長程茂帶隊登島,一行人手提肩扛沿著施工道路從碼頭走向駐扎的臨時板房,不時從身旁經過的車輛揚起陣陣塵土,與身上的汗水粘在一起,所有人都是灰頭土臉。終于放下行李想洗把臉的時候,打開水龍頭一滴水也沒有。
在平常的檢驗中,環境縱使再臟亂,下班回家或是回到旅店、招待所,還是能洗個澡放松一下,但在島上,痛痛快快洗浴變成了一種奢望。在島上的前兩年,板房里用水一直都不是很充裕,龍頭水流最大的時候也只有鉛筆那么粗,這讓大家養成了儲水的習慣,各種用過的礦泉水瓶子都被收集起來儲水。
島上的潮濕也讓大家印象深刻。房間各種物體表面都有一層水漬,被子是潮的,紙張是軟的。甘肅長大的安智琮說,在島上每年有半年的時間覺得身體都是黏黏的,時不時還有各類蟲子和老鼠在房間出沒。
然而從第二天開始,繁忙的工作就讓他們無暇顧及生活中的種種不便和不適了。當時項目已經全面開工,數萬人的施工場所遍地開花,而有序的工作聯絡溝通機制尚未建立起來。為此,程茂帶著隊員們一面積極與各單位聯絡建立工作協同機制,一面抓緊時間到各個工地巡查,實地摸排特種設備安裝和現場制造情況。
項目組在島上實行的是“7X24”工作模式,全天候服務50家施工單位、153個施工單元,每個人都要保持隨時在線、隨叫隨到的狀態。白天上工地巡檢,晚上回來匯總檢查情況,核對資料、核查現場檢測的底片、開會討論,每天都要到晚上9∶30才能下班。如果趕上連續作業項目監管,或者是建設單位臨時來電呼叫,忙到子夜和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程茂記得,上島頭半年,每天都要接打電話100個以上,加上大大小小十幾個碰頭會、溝通會,每天都會講得口干舌燥,半年說的話可能比之前5年說的還要多。
檢驗員明垚記得,一期工程快要投產的時候,公共管廊施工催得緊,上萬道焊口檢測結果要復核,幾百道焊接黃金口(不同施工單位施工的管道之間連接口)要逐一進行檢測,他和王詩毅連續一個星期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
安智琮記得,2019年六七月間對第一套乙烯裝置核心P91超高壓蒸汽管道進行測試,要對上千道焊口的焊接質量、無損檢測、熱處理情況等逐一核查落實,同時對每道焊口打光譜測硬度,并在確認焊口全部合格后再逐步升壓測試。前面焊口核查花了半個月,加壓測試又用了1個星期,每天都要從清晨忙碌到深夜。
整個項目需要核查的焊口有60多萬道。這樣的工作,每人每年要在島上最少重復200多天。90后蔣政培2019年駐島273天,2020年駐島280天;55歲的王敬東2021年在島上堅守了312天。
圖為魚山項目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檢測。
善于發現問題的“獵手”
“我看這個不像是污水管,下去看一下吧。”2018年9月的一天,許輝庭一行上工地巡查途經一段正在鋪設管道的施工溝。他們發現管道看起來不像是普通污水管,立即爬到溝里面去檢查,發現這管道是項目的大動脈——從碼頭連接裝置的原油輸油管道,屬于隱蔽工程,使用壽命達三五十年。
了解到管道的重要性,特檢人員不等施工單位報驗,主動提前開展檢查工作。經仔細檢查,他們發現管道焊縫成型質量偏差,立即聯系施工單位,告知他們焊縫質量復核不符合要求,必須整改。
剛上島的時候,因為工程全面開工,各個單位之間又缺少聯系,除了抓緊聯絡通知各相關單位及時報檢之外,項目組成員還得分成幾個小組,到工地“掃街”,逐個查找登記設備安裝和制造情況,像個“獵人”一樣,用專業技能及時發現安裝制造中存在的質量隱患。
“程所長,球罐建設單位在熱處理過程中搞小動作,想用假數據蒙混過關。”2018年11月的一天凌晨,熟睡中的程茂被明垚的電話叫醒,報告球罐建設單位在熱處理過程中因為達不到溫度均勻要求,企圖采用混搭測溫感應線獲得假數據的方式蒙混過關。
前一天,明垚負責監檢的一期工程首臺球罐進入熱處理工序。球罐熱處理都是24小時連續作業的,因此每隔幾個小時,他就要去現場看一下。當天晚上,保溫溫度均勻問題一直無法實現,低溫區域溫度還達不到要求的時候,高溫區域已經超溫了。中途他離開現場一段時間,再回來時,施工單位記錄的溫度數據一下子變得均勻了。他當即就懷疑施工單位可能作假,于是在凌晨3時突然殺了個回馬槍,現場檢查溫度監測問題,結果發現是施工隊把高溫區域感應線和低溫區域感應線連接到了一起。
發現問題后,魚山項目組一方面將造假情況向業主報告,一方面積極運用技術手段對球罐進行測試,確認材料安全性,再全程監控重新進行熱處理,保質保量直到合格交付。
違規的施工單位受到了處罰并被通報,在整個魚山引起了震動。特種設備安裝制造單位紛紛互相提醒,省特科院的人是較真的,深夜、凌晨他們監檢一樣嚴格,不能有僥幸心理。
“獵人”的忘我工作,促進了安裝制造單位工作質量提升,每周一期監檢情況通報的厚度,也從頭兩年的30多頁減少到現在的十多頁。
“碩士民工團”聞名遐邇
常駐魚山島的項目組成員天天在工地摸爬滾打。他們畢業于浙江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211、985高校,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占一半以上,都是從全院各部門踴躍報名參戰的人員中選出的精干力量。高峰時期來增援的人員,學歷比例也大致相同,因此魚山項目組也被戲稱為“碩士民工團”。
在魚山,項目組的檢驗員不僅需要有工人師傅們一樣的干勁兒和吃苦精神,還需要有高超的專業判斷力和技術創新能力。
“前所未有的項目,一定會遇到前所未有的問題。”程茂說,為解決魚山項目可能面臨的新問題、疑難問題,浙江省特科院專門成立了浙石化大型石化基地技術委員會。但在現場,把握實質安全更多的還是需要借助檢驗人員深厚的專業素養和敏銳的職業直覺。一些新的要求和做法要獲得業主、施工單位認可,不僅需要有技術實力支撐,還需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
2021年6月,魚山項目組認為乙烯裝置P91管道部分焊口質量有問題,必須重新熱處理,但施工單位認為沒有問題,還請來3位國內有名的專家作技術說明。
程茂清晰記得,那一天可謂“舌戰群儒”。他與兩位業主代表,和施工單位管理技術人員、請來的專家共50多人開會研討,詳細分析問題,逐個解答疑問。會議持續了4個小時,激烈討論到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了魚山項目組做出的結論,將問題焊口全部重新熱處理。
程茂說,魚山項目有很多領域需要在探索中推進,一方面,法規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細節,需要監檢人員現場把握哪些是對安全起本質作用的關鍵點,加以重點關注;另一方面,對規定中的僵化條款和過時標準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處理,這些都是對監檢人員的考驗。除了強烈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外,職業敏感性也非常重要,而職業敏感來自豐富的經驗、扎實的專業基礎,“碩士民工”在這方面表現很好。
2021年初,魚山項目組依托浙江省特科院仿真實驗室能力,對有缺陷的27道焊口的安全性進行了一次合于使用評價,認為不影響使用安全。結果出來后,相關大學教授、業內專家對結果進行了一次論證評估,最后專家給出的評價非常高,認為魚山項目組和浙江省特科院能力、技術手段很強,結論可靠。據介紹,合于使用評價結合仿真計算技術,是涉及到無損檢測、數學、力學等很復雜的綜合性項目,具有很大的難度和挑戰性,但得益于魚山項目組和特科院的專業性和技術實力,3個月不到就完成了任務,有力支持了項目建設的順利推進。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