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5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部署開展市場監管系統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一個多月來,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圍繞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領域涉詐問題隱患,加強市場監管,依法查處虛假宣傳等違規經營行為,集中力量查處并曝光一批典型案件,懲處一批違法企業,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
司海英 作
近些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老年人越來越重視健康養生,“保健品”等涉老產品市場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我國“保健品”相關行業市場規模已超過1500億元。不過,“保健品”市場并不規范,存在諸多問題。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2年“促進消費公平”消費維權主題調查結果顯示,在各類消費商品和服務中,消費者對“保健品”類產品的不滿意率達到28.6%,成為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老年人被騙購買“保健品”、虛假廣告宣傳、產品質量不過關等負面新聞層出不窮。如何治理“保健品”市場亂象,破解“保健品”騙老難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陷入“保健品”騙局,主要原因是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更加關注身體健康,有治病保健養生的需求。但他們的知識體系較陳舊,難以辨別推銷人員的“釣魚”手段。“保健品”經營者布設騙局,通常是以開辦健康講座、免費送禮品等具有誘惑性的方式進行,逐漸讓老年人放下戒心,建立起信任感。許多老年人身邊缺少子女陪伴,內心孤獨,而推銷人員善打感情牌,很多時候只需說上幾句關心的話,老年人的心理防線就被輕易攻破。另外,老年人維權意識較弱,即使發現上當,也不知道如何維權,多是“打落牙齒往肚里咽”,這也助長了騙子的氣焰。
正是抓住了老年人“有病治病、無病保健”的普遍心態,“保健品”才有了市場,也正是抓住了老年人辨識能力及自我保護能力差的弱點,一些不法經營者瞅準了機會,大肆生產銷售低成本高售價甚至是假冒偽劣的“保健品”,從老年人兜里賺錢。當然,為了能夠做到財源不斷,“保健品”經營者都會很小心、很用心。在營銷過程中,推銷人員會采取各種手段(比如“做客情”,這是業內行話,即先與老年人拉近情感,再套取其病史及家庭情況,趁機邀其參加推銷會)獲取老年人的相關資料,然后通過大數據分析,對目標老年人進行分類,展開“精準”營銷。對于騙子如此用心行騙,有網友調侃:要是正規企業都像騙子“憑本事騙錢”一樣憑本事賺錢,還愁做不大做不強?
人們看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近些年高度關注“保健品”市場,采取各種措施不斷加大治理力度,市場亂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保健品”騙局仍難絕跡,一伙騙子被抓,另一伙騙子換個地方、換個花樣又接著干。這種情況表明,我國關于“保健品”的法規標準尚不夠健全,市場監管也有不到位的地方,該領域的違法成本不夠高。
既然騙子們能夠找準對象,實施“精準”欺騙,政府職能部門也應該能夠找到有效的方法措施,對“保健品”騙子實施精準打擊、精準治理。而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用心。近日召開的全國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辦公室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工作第一次部門會商會提出,要盡快建章立制,明確具體方法手段,有效排查處置“保健品”等涉老產品非法生產經營、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著力健全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群眾監督、執法處罰有效銜接的全周期制度閉環;抓緊推進政策研究制定,盡快出臺務實管用的有效防范和整治相關問題的政策,推動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同時,強化協同配合,相關職能部門要共享信息數據,為高效整治提供信息指引;在查辦案件全過程,及時動態掌握受害老年人訴求,用心用情做好疏導工作,協同化解風險。
可以相信,隨著“保健品”等涉老產品市場法規標準不斷完善,各部門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進一步推進,新聞媒體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督曝光力度,老年消費者也主動拿起法律武器積極維權,形成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保健品”市場一定能夠由亂而治,實現規范健康發展。
《中國質量報》【熱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