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生準入”服務又好又快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聚焦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做好“三個服務”(上)
□ 本報記者 徐建華
日前,北京市豐臺區市場監管局接到趙先生的電話:“我們想在豐臺區成立一家名叫‘中鐵建工集團第一建設有限公司’的企業,這個名稱需要現場辦理嗎?后續登記注冊該如何辦理呢?”
“您可以直接通過市場監管總局名稱申報系統提交企業名稱申請。名稱申報通過后,您就可以直接登錄北京市‘e窗通’平臺申請企業登記,整個流程全部網上辦理即可。”豐臺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和指導。
隨后,趙先生在豐臺科技園區登記注冊分中心拿到了營業執照。他感慨地說:“現在真是太方便了,幾年前,像我這樣的情況需要先去市場監管總局申請,通過以后還要拿到北京落地,萬一重名了就會很麻煩,所有流程都得重來一遍。現在系統對接了,名稱申報非常方便,登記環節也很便利,現在企業登記服務真是又快又好。有這樣的服務,我們對在北京發展更有信心了。”
今年1至6月,北京市不含行政區劃名稱處理量為6441件,占全國處理總量的25%,居全國首位。北京作為全國首批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始終堅持以首善標準深化市場準入改革,降低準入門檻,不斷激發市場活力。
自2018年起,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受市場監管總局委托,率先開展不含行政區劃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試點,建立智能化申報,清單式、閉環式管理的工作體系。自主申報全程網辦,申報效率大幅提升。申請人可直接通過市場監管總局名稱申報系統提交企業名稱,依托智能化比對規則,推廣信用承諾,賦予申請人更大的自主權,大幅釋放名稱資源。
一正一負“兩張清單”,放出活力管出公平。一張“正面清單”暢通新興行業申報渠道,目前已納入新興行業規范行業用語270余條,為新業態、新模式順利落地保駕護航。一張“負面清單”完善簡明易行的禁限用字詞規則,對于違反法律法規、容易使公眾受騙或產生誤解的字詞及時納入負面清單動態管理,引導和規范企業依法使用名稱。在事中審查環節,重點關注企業名稱是否存在損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等情形,避免利用名稱夸大企業實力、規模或暗示從事相關業務,誤導欺騙公眾。同時,強化事后救濟,1至6月,北京市市場監管局依法處理企業名稱爭議20余件,對冒牌知名醫院、冒用“大學”“學院”名稱等不適宜企業名稱依法進行糾正,營造公平有序的營商環境。
暢通不含行政區劃企業名稱自主申報渠道,打通快速準入第一關,是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智慧賦能、確保市場主體“準生準入”服務又好又快生動寫照。今年以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圍繞“創新+活力”新一輪優化營商改革,圍繞市場主體誕生、發展、退出全生命周期,持續深化改革、優化服務,為市場主體“自由出生”、規范健康成長、有序退出營造便捷規范可預期的市場環境。
住所登記是開辦企業的關鍵環節。今年,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了住所(經營場所)標準化登記改革。依托“e窗通”服務平臺和區塊鏈技術,企業申請登記時房產登記信息和住所使用證明可自動生成不可篡改的區塊鏈存證證書,系統自動調取存證證書,代替傳統模式下的房產證明、使用證明、委托協議等紙質材料,申請人自主承諾住所真實、合法、有效,即可辦理營業執照和變更登記,無需提交任何證明材料,真正實現住所登記“零材料”。
4月27日,率先試點的海淀區住所標準化登記平臺正式上線,運行首日即有多戶企業“嘗鮮”試用。首位體驗者北京乾坤日月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申辦人吳先生表示:“其實以前就知道辦執照已經很方便了,可以全程在線辦,沒想到居然還能更進一步,只需要點幾個選項就能驗證房產,連房產證照片都不用上傳了。我現在用的這個房子光房產證就有十幾頁,疫情防控期間找房主復印簽字蓋章讓我很頭疼。現在通過這個系統智能填報,這些手續都省了,既安全又便捷,真是讓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什么叫科技便利生活。”
該局還在市場監管總局經營范圍規范表述目錄的基礎上,充分結合北京市特色地域文化,自主細化梳理形成北京特色經營活動規范條目庫,供市場主體點選。經營范圍自主公示全程無需經登記機關批準審核,充分尊重市場主體自治意愿,充分展示企業個性化產品、推廣特色服務和宣傳品牌特色。6月2日,北京便宜坊烤鴨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北京壹條龍清真餐飲有限公司前門店在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網公示了“銅鍋涮肉”“芝麻醬糖餅”“油餅”等7項特色經營活動,成為全國首家使用經營范圍規范條目自主公示特色經營活動的企業。
下一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將繼續探索實現“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中華傳統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經營事項自主公示,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造力,助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