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擬定了2022年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籌建名單,并進行公示。本批名單包括茶淀玫瑰香葡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平遙牛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信陽毛尖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等共29個。加上此前已建74個示范區,我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將達到103個。
地理標志產品,是指產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質量、聲譽或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該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經審核批準以地理名稱進行命名的產品。地理標志主要用于鑒別某一產品的產地,既是該產品的產地標志,也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490個,累計核準地理標志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注冊6562件,核準使用地理標志專用標志市場主體超過1.7萬家,保護產值超過一萬億元。
地理標志是地域資源的“代言人”,是市場質量信譽的“集合體”。地理標志特色產業要想持續規范健康發展,離不開地理標志保護水平的不斷提升。在我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被納入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之中。建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便是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重要舉措之一。示范區建設有助于推動完善地理標志基礎設施建設,增進區域社會效益。示范區嚴格執行地理標志標準,有助于不斷優化資源利用,促進區域生態效益的提升。
近些年,我國不斷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地理標志特色產業發展取得了可喜成效,但在推進地理標志產品保護過程中,仍面臨諸多問題,存在一些亟需補齊的短板。其中一個突出問題,是一些人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一方面,有些地方的產品已經具備地理標志申請條件,但由于當地政府及生產者對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制度不了解,對其作用認識不充分,覺得只要產品銷路不錯,是不是地理標志產品無所謂,沒必要花精力財力投入到地理標志的申請、登記、保護等一系列工作中;另一方面,在一些通過國家認定的地理標志產品產區,不少從事與該地理標志產品相關生產經營的市場主體的商標注冊意識不強,相關產品商標注冊數量占當地商標注冊總量的比例較低。
與此相反,市場上還存在一種對地理標志產品過度“重視”的情況。由于地理標志產品受地域限制,產量有限,滿足不了市場需求,一些地方的生產者通過違規手段(如加大化肥、農藥用量等)提高產量。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家將非地理標志產品產區的產品偷運進產區,貼上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標簽,以假亂真欺騙消費者。曾有媒體報道,五常大米產區有經營者出售“勾兌”大米,陽澄湖大閘蟹產區有商家出售“洗澡蟹”,這些都是典型例證。過度“重視”的另外一種表現,就是地理標志壟斷。個別生產經營者利用產地內其他生產經營者地理標志法律意識不強的情況,將地理標志產品名稱注冊為大量的商標,致使原屬于產地內有關商品生產經營者集體所有的地理標志名稱被注冊人所壟斷。上述種種做法,都會產生消極后果,對地理標志產品聲譽造成嚴重透支,是殺雞取卵、自毀前程的短視行為。
解決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方面存在的問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2021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出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管理辦法(試行)》,要求示范區加強地理標志區域資源整合和制度銜接,建立健全地理標志標準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質量控制體系,對自然特征明顯、人文特色鮮明、質量特性突出的地理標志加強保護,發揮引領示范作用,全面提高區域綜合效益。實踐表明,通過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建設加強地理標志產品保護效果顯著。
當然,保護不能只靠“向內”發力,也要做好“向外”的工作。要在《商標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農產品地理標志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基礎上,出臺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專門規章,明晰主體責任,加大處罰力度。強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相關部門的聯動協調,避免或消除“一地多標”、權力交叉、監管盲區等現象,開展嚴格監管執法,精準打擊假冒地理標志產品等違法行為。發揮行業組織的作用,加強行業自律和生產標準把控、品質特色保障、品牌形象維護等各方面工作。同時,加大對地理標志產品的宣傳,在全社會形成尊重知識產權、保護地理標志產品的良好氛圍。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