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牌護牌響品牌 姜農姜企富起來
安徽銅陵走品牌發展之路助力鄉村振興
□ 章 洋 朱成洋 吳 帆
安徽銅陵白姜塊大皮薄、汁多渣少、肉細脆嫩、香味濃郁,食藥兩用。其種植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時期,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明朝時一度成為貢姜,素有“中華白姜”之譽,是銅陵一張亮麗的名片。時下,正是白姜上市季節,核心產區姜香芬芳,沁人心脾。
在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興化村興發家庭農場,放眼望去,數十畝白姜莖稈粗壯挺拔、葉片深綠舒展,10余名姜農正在搶收生姜,掘地、拔姜、去泥、剪桿,乳白飽滿、通透閃亮的生姜堆滿田間地頭。
在銅陵市郊區大通鎮金華村的佘家貢姜廠,廠房外曬滿了生姜,廠內工人們正在洗姜、去皮,腌制、加工、包裝白姜,不時有車輛將成品白姜運出銷售,現場熱火朝天、一派繁忙。工廠負責人金如林說:“最核心區的大院新鮮白姜經我廠加工后,每公斤售價可提升至百元,產品供不應求。”
“早些年,因銅陵白姜分散種植、經營,沒有品牌,市場良莠不齊,產業發展緩慢。”銅陵市市場監管局三級調研員胡永明介紹,為提升白姜核心競爭力,銅陵市決定走品牌發展之路,在市場監管部門的全程參與助推下,銅陵市政府于2009年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銅陵市白姜研究會又于2012年申報了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兩大金字招牌引得姜農姜企紛紛加入。“目前,我們研究會共授權18家白姜生產企業使用銅陵白姜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市場監管部門核準16家白姜生產企業使用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銅陵市白姜研究會副秘書長阮雨功說,對這些企業,每年根據其收購的鮮姜量免費發放相應數量的商標標識。
朱賢發是最早一批加入銅陵白姜研究會的成員,并將自家種植的白姜注冊了圖形商標。“2012年前沒有商標的時候,我家白姜每公斤只能賣4至6元,今年白姜每公斤能賣24至30元。”朱賢發說,他家今年種植的2.5公頃白姜,至少能凈賺五六萬元,帶動30余名姜農務工。
銅陵白姜金字招牌也給姜企帶來了“真金白銀”。今年4月25日,銅陵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召開銅陵白姜地標產品融資銀企對接會。“銅陵白姜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核準使用企業可在我行辦理惠農e貸(姜農貸)等金融產品,無需抵押物,貸款額可達50萬元。”中國農業銀行銅陵分行副行長李永亮表示,截至目前,該行已為姜企融資千萬元。
近年來,隨著銅陵白姜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部分外地生姜冒充銅陵白姜進入市場。針對這一情況,銅陵市每年設立8至10個白姜直銷點,提供鮮姜交易場所,并安排市場監管等部門派專人進行監管,嚴格核查進場銷售者的身份證和銷售證,非核心產區的白姜一律不得入場交易。今年以來,銅陵市市場監管部門共檢查銅陵白姜產銷單位92家次。
在嚴格監管執法的同時,銅陵市注重信用承諾引導,舉辦“保護地理標志產品 姜企姜農公開承諾”倡議活動,由銅陵白姜核心產區的姜企姜農簽訂內含地標標識規范使用、誠信經營,種植戶使用本地姜種、有機肥等內容的信用承諾書,用承諾制倒逼姜農姜企守法誠信經營。目前,全市共有300余戶姜農姜企簽訂了承諾書。
為了進一步保障銅陵白姜生產企業利益,銅陵市市場監管局探索創新,攜手銅陵市白姜研究會共同為銅陵白姜證明商標投保,開創了安徽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投保的先河。“認定銅陵白姜證明商標被侵權受損后,由保險公司先行支付經濟損失并代為向第三方侵權人追償。”阮雨功介紹說。今年6月,銅陵市白姜研究會與人保財險銅陵市分公司續簽了一年期銅陵白姜證明商標保護保險合作協議,這意味著銅陵白姜“紙商標”投保已形成長效機制。
“我們還將不斷完善銅陵白姜全生命周期保護保險產品,并將為樅陽媒鴨、銅陵鳳丹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上保險,充分發揮保險助推銅陵特色農產品做大做強的保障作用,助力鄉村振興。”胡永明說。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