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今年主導制修訂10項國際標準
數量創歷史新高
□ 代再霞 本報記者 張 華
今年以來,湖北省武漢市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10項,參與制修訂國際標準數量創歷史新高。截至目前,武漢累計主導制修訂國際標準97項,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
除國際標準外,今年1月至9月,武漢市新增參與制修訂或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85項、地方標準23項、團體標準46項。
據介紹,這與武漢市成功創建國家標準化改革創新先行區,建成新型標準體系密切相關。
“全市新增參與制修訂或制修訂的國際、國家、行業、地方和團體標準等各類標準數量,比創建國家標準化改革創新先行區前增幅達到30%至200%,全市標準創新能力和供給水平躍上了一個大的臺階。”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
2020年,武漢市成功創建國家標準化改革創新先行區,構建了涵蓋制造、服務、建設、農業、生態、文化和治理7個方面的新型武漢標準體系。
今年,該市對7個方面的標準體系框架進一步優化,全市市級地方標準實現全生命周期管理。今年上半年,武漢新批準發布10項市級地方標準;全市470家企業累計自我公示企業標準1308項。
高標準才有高質量。隨著對標達標質量提升行動進一步深化,企業參與積極性極大增強,今年以來,武漢市共有17個行業120余家企業參與對標達標質量提升行動。
與2012年相比,武漢標準的創新能力和有效供給水平進一步提高,標準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標準的支撐服務作用不斷顯現,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有力,一批先進標準的參與與制定,顯著增強了行業話語權和市場競爭力。
圍繞全市主導和優勢產業,武漢市市場監管局支持和指導服務代表性的龍頭企業和有條件的成長型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將自主知識產權或優勢技術轉化為國際、國家、行業標準。
其中,中國信科等單位主導制修訂的《類人網絡框架》等10項國際標準,中冶武漢冶金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主導或實質性參與制定的《耐火泥漿》《地理空間觀測平臺及傳感器資源元數據》等85項國家、行業標準,顯著增強了武漢市企事業單位的國際、國內標準話語權,提升了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截至目前,武漢市本年度共參與制定和制定省、市地方標準23項,其中,《智能網聯道路建設規范(總則)》《武漢市民碼編碼與應用規范》《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服務規范》等市級地方標準,為促進該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城市綜合治理能力建設以及養老服務等提供了堅實技術支撐。
今年以來,武漢市新增省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5個,其中,武漢電氣行業協會發布全市首個“武漢名品”認定團體標準,開展對標達標提升,因成效突出,成功申報省級標準化示范提升項目。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已建立包括服務通用基礎標準體系、服務保障標準體系、服務提供標準體系以及崗位標準體系的總體標準體系,基本完成了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的各項工作任務,標準化管理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