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監管 優服務 助發展
——湖北奮力譜寫認證認可檢驗檢測工作新篇章紀實
□ 雷 慧 馮鰲章 本報記者 張 華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2023年,湖北省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守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以下簡稱“認檢”)“傳遞信任、服務發展”的本質屬性,以認檢公共服務平臺為載體,以認檢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和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為抓手,堅持創新驅動,推進區域合作,全面發揮認檢的技術支撐作用,服務企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產品品質,傳遞質量信任,提振發展信心,塑造美好未來,為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服務“51020”現代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譜寫了認檢工作的嶄新篇章。
強化體系建設
開創“全景式”監管新時代
主責主業標準化開拓監管新思路。2023年,湖北省市場監管局以標準化思維統籌推進主責主業工作,搭建認檢監管標準體系,編制完成6項監管事項工作指南。積極探索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有效協同的新路徑。《湖北省檢驗檢測條例》納入湖北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2023—2027年),《湖北省檢驗檢測機構信用風險分類評價規范》立項湖北省地方標準,有效匯集機構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監管及執法信息,建立以數據為支撐的信用自動分類分級模式。指導監管全方位全流程系統化再造,形成“事前幫扶預警、事中見證檢查、事后隨機抽查”的認證全流程監管新模式。同時,大力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部門聯合常態化的全方位監管,初步實現了認檢監管工作的體系化、標準化。
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世榮(右二)現場察看棉花檢驗工作。
“三網一中心”支撐監管新機制。湖北省市場監管局以數字化變革賦能智慧監管,全力打造精簡化、高效化的市場監管政務、業務、服務生態系統,推進全省市場監管信息化“三網一中心”建設,檢驗檢測智慧審批、智慧監管、智慧服務和大數據中心平臺全面建成并有效運行。有效實現業務全覆蓋、鏈條全覆蓋、人員全覆蓋的智慧監管運行機制,通過“一式三化”(清單式、移動化、流程化、痕跡化)技術賦能、模式創新,形成“隨機監管—處理執法—信用評級—重點監管”的閉環管控過程,形成機構個性化畫像,全面感知風險隱患,實現監管責任與主體責任相協調。
區域合作協同構建監管新格局。湖北省市場監管局與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湖北成為中部首個、全國第二個與CNAS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省份。協議提出,以認可技術支持中部地區優化資源配置、協同推進高質量發展;積極推動與江西、河南、湖南省市場監管局簽署中部4省檢驗檢測合作備忘錄;認證協同監管合作協議列入湖北、江西、湖南長江中游3省“1+8”合作協議;推動武漢、襄陽、宜荊荊三大都市圈簽署認檢合作備忘錄,以認檢專家智庫建設為抓手、調研論壇為載體,引進多方智力助推湖北認檢事業發展。上下協同、中部聯動、全省協作的良好格局初步形成。
在強監管方面,湖北省市場監管局十分注重監管效果,守牢認檢安全底線。
強化質量認證,多舉措守底線。2023年,湖北省市場監管局通過開展“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和虛假認證專項整治,組織對該省30余萬家網站網店,1100萬商品鏈接開展了網絡虛假認證專項監測,形成了3份虛假認證監測專項報告。完成現場檢查認證證書400張,涉及認證從業機構40家,獲證組織392家,共發現各類問題126條,辦結認證類案件227件,罰沒金額486.49萬元。
強化檢驗檢測,全品類守底線。開展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全省抽查機構728家,抽取比例41%。其中,食品類機構102家,抽取比例68%;環境類機構107家,抽取比例56%;機動車檢驗機構365家,抽取比例98%。全年辦結檢驗檢測案件57件,罰沒金額106.34萬元;與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合作開展能力驗證。聯合組織開展了5個項目,6個參數的能力驗證工作,全省共958家機構參加,合格機構數量933家,合格率97.39%;開展常壓罐體檢驗試點工作。隨州市以政府辦名義出臺相關管理規定,形成多部門協同治理,生產、使用和檢驗全流程的閉環監管機制,并承辦了全國常壓罐體檢驗監管工作經驗交流活動。
強化行風建設,多渠道守底線。2023年5月,湖北在全國率先出臺省級層面開展認檢領域行風建設的指導意見,為行風建設提供制度保障,并在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半年工作會上做經驗交流。2023年9月,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認檢行風建設方面意見,廣開言路,共回收問卷724份。根據問卷調查情況并結合實際,從6個方面提出了解決措施。據了解,2023年,湖北認檢在全國的影響力大幅提高,市場監管總局認證檢測機構座談會、湖北常壓罐體檢驗監管試點工作匯報會、全國檢驗檢測監管工作座談會、全國常壓罐體檢驗監管工作經驗交流會、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第五次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等多項全國性會議在湖北召開,簽署認檢監管合作機制類協議3項,在全國性會議上交流工作經驗5次,其檢驗檢測智慧監管平臺在全國檢驗檢測監管座談會上現場演示,虛假認證專項整治行動受到市場監管總局通報表揚。
強化品牌塑造
樹立湖北認檢新形象
質檢中心建設取得新突破。2023年,湖北省新建成國家質檢中心1家,4家通過現場驗收。批籌省級質檢中心4家、新建成9家。發布《湖北省省級質檢中心重點建設領域指南(2024—2025年)》,統籌國家級和省級質檢中心建設規劃,優化省級質檢中心布局,更好地發揮質檢中心技術支撐作用,助力湖北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截至目前,湖北省共有檢驗檢測機構1842家(其中省級CMA證書1770家,國家證書72家)。共獲批國家級質檢中心34家、建成32家;批籌省級質檢中心84家、建成62家。有效認證證書117791張,獲證組織33868家。
2023年11月,全國常壓罐體檢驗工作試點交流活動在湖北隨州成功舉辦。
認檢形象得到新提升。聯合江西開展2023年度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活動,聯合湖北省總工會、省人社廳舉辦首屆“湖北工匠杯”檢驗檢測職業技能大賽(產生2名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2名“湖北省技術能手”獲得者),組織開展檢驗檢測微視頻大賽,開展“世界認可日”“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等主題宣傳活動,舉辦質量認證系列宣傳體驗周活動。
構建認檢監管新體系。統籌推進檢驗檢測領域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如依托湖北市場監管“三網一中心”(智慧審批、智慧監管、智慧服務三張網+大數據能力中心),全面匯集檢驗檢測機構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注冊審批到監管執法信息庫,對監管對象進行個性化畫像,加強風險隱患預警。目前,已建成一個數據駕駛艙,一個現場監管小程序,行政監管、信用分級、能力驗證、評審員和授權簽字人考試等4個子系統。以法規建設筑基,通過標準化流程更新監管觀念,統一全省監管行為。加強監管數據分析運用,以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支撐檢驗檢測機構信用分類,增強監管針對性,推進法治監管、信用監管、智慧監管的相互協同,日常監管效能不斷提高。
打造認檢服務“新品牌”。聚焦技術能力建設有突破、服務產業發展有成效、支撐質量品牌有力量的目標,湖北省市場監管局積極推動成立質量基礎設施服務現代產業發展工作專班,匯聚全省質量技術資源,引導服務產業發展。以認檢服務產業工作為切入點,按照“產業需求—服務能力—質量技術平臺”模式,充分發揮需求端驅動作用,開展供給端資源整合,搭建認檢與產業鏈的供需對接平臺,形成認檢服務產業常態化工作機制。
認檢服務產業發展宣傳邁上新臺階。在推動打造從制度建設、服務能力、人才培養、保障措施等全方位與服務產業發展高適配性的認檢服務業的同時,在《中國質量報》開設“叫響荊楚質匯 服務現代產業發展”專欄,在人民網客戶端、湖北日報等主流媒體上發布宣傳稿件30多篇,公布認檢服務優秀案例26個,積極宣傳認檢監管政策、能力現狀和服務成效,全面提升認證檢驗檢測社會公信力,營造服務產業發展的行業氛圍。
強化服務意識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成績斐然。聚焦光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高端裝備、北斗等突破性發展優勢產業和“51020”現代產業集群,深化整合區域檢驗檢測服務業結構布局,推動發揮國家級和省級質檢中心行業排頭兵作用,構建全覆蓋的認檢服務體系。著眼提升檢驗檢測服務產業鏈發展的支撐力,發布《湖北省檢驗檢測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推進檢驗檢測融入產學研用產業鏈條。圍繞湖北“51020”現代產業集群發展布局,深化整合區域檢驗檢測服務業結構布局,部署4個方面20條具體措施任務,共有230家檢驗檢測機構參與,服務企業19530家,搭建各級公共服務平臺44個,解決產品質量問題680個,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升產值1.2億元。
小微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提升行動成效顯著。將提升行動作為服務湖北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振市場信心、穩定市場預期和落實助企紓困的重要舉措,作為彰顯認證本質屬性、樹立認證社會形象的重要抓手,形成了區域聯動、產業聯動、服務聯動的創新工作模式,在支撐產業升級、推動行業發展、彰顯認證價值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2023年,試點探索與產業園區相結合,聚焦地方支柱產業發展需求以及企業管理難點堵點,開展各類培訓253場,培訓企業2386家,培訓人員17706人,形成典型案例86個。
案例一:湖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依托國家光電子信息產品質檢中心,重點研究解決下一代互聯網接入技術與方法、接入芯片與器件、接入系統與裝備三大“卡脖子”領域檢驗檢測技術難題,推動接入芯片、器件、模塊、系統、業務、信息安全等層級融合創新,為烽火通訊、海康威視、華工激光、高德紅外等“光芯屏端網”產業鏈企業提供高水平技術服務,助力以高速光纖接入、寬帶無線接入、物聯網接入、智能業務接入、安全可信接入為特征的一體化、高性能接入網絡建設發展,推動“中國光谷”提速建設“世界光谷”。
案例二:湖北省纖維檢驗局圍繞現代紡織產業建設,做好精準幫扶,開展優秀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千企百策十標桿一平臺”和紡織服裝產品質量技術幫扶“百名專家進百企”行動,深入全省各個紡織產業集群、1190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摸清需求,落實幫扶措施,與有需要的企業簽訂《“一對一”精準幫扶服務的協作備忘錄》。對企業在監督抽查、現場檢查、風險監測過程中發現的質量問題,以幫扶整改為主,開展“巡回問診”活動,指導企業從根本上解決質量缺陷,提高產品品質,帶動全行業提質增效。
案例三:湖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研究院圍繞隨州危化品罐式車行業質量安全隱患問題,全力協助監管部門查扣安全隱患車輛,關閉取締不具備生產能力的企業,在摸清質量癥結基礎上,組織召開質量分析座談會17次,培訓企業相關人員1500余人次,使一次性焊接合格率從最初的不足40%上升到95%以上;嚴把出廠檢驗質量關,對生產的罐車產品實行逐臺駐廠檢驗,確保檢驗工作與企業生產銷售同步;針對地方產業特征,與企業共同研發罐車安全附件及校驗裝備;參與2項危化品罐車團體標準制定,指導全行業制造、使用、檢驗檢測等各環節規范化、程序化,進一步優化了全行業安全形象。
案例四:湖北省標準化與質量研究院充分發揮在標準化領域的技術優勢,不斷深化標準供給側改革,從標準制修訂、標準體系建設、標準化試點、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不斷增強標準技術有效供給,為現代產業集群提供基礎性、引領性的技術支撐,形成了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各層級標準,助力全省優勢產業搶占技術制高點,增強核心競爭力,應對技術性貿易壁壘。如該院聚焦“光芯屏端網”產業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求,在激光及光通信領域,聯合華工激光、銳科激光、國網南瑞等多家企業,積極主導研制3項激光器相關國際標準。其中,《工業用光纖激光器參數要求和測試方法》《高功率工業激光系統激光傳輸安全技術規范》兩項標準已發布。前者成為我國激光產品類首個國際標準,后者填補了我國激光企業在國際安全標準領域話語權的空白,為我國激光產業占領國際標準制高點奠定了良好基礎。
案例五:隨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在國家專用汽車車載裝置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湖北)籌建過程中,不斷提升技術能力,發揮服務功能,緊跟專用汽車輕量化、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與湖北省專汽研究院聯合,指導江南專汽、齊星公司等企業研發工作。基于碰撞安全性的輕量化高端商用車駕駛室等多項成果填補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空白。在近年來全國專用汽車產量整體下滑的大背景下,隨州不降反升,產量同比增長18.9%,占全國同類產品市場份額的45%,利稅上升36%,達到了以質量提升促產業提檔升級的目的。
案例六:赤壁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發揮湖北省黑茶產品質檢中心作用,發揚“金牌店小二”精神,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做到“本地茶、本地檢”,極大縮短產品品質提升研發周期;全面優化服務流程,對茶企生產產品及原材料落實“批批檢”,嚴把茶葉品質檢驗關,確保消費者喝到放心茶;圍繞茶科技做文章,實現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控制;茶產品國抽不合格產品批次從2021年度110個下降到2022年9個,2023年無不合格產品,青磚茶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品牌形象不斷優化,羊樓洞品牌上榜“品牌湖北”專欄,“赤壁青磚茶”等多項產品入選湖北省荊楚品牌培育工程,茶產品銷售額突破6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湖北省黑茶產品質檢中心不斷提升技術能力,優化服務流程。
湖北省計量院提供高水平技術服務。
《中國質量報》【世界認可日暨中國認證認可大會·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