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常青
中國人從古至今都很看重禮尚往來。在古代,許多清官廉吏嚴于律己,常常賦詩拒禮拒賄,并借詩以明志。
明代官員況鐘,字伯律,號龍崗,又號如愚,祖籍靖安(今江西省宜春市靖安縣)。據史書記載,明宣德五年,況鐘出任蘇州知府,是一位備受百姓尊重愛戴的清官。他博學干練,上任后勤謹清廉,大力整頓吏治、興修水利、核減稅賦、廢止苛捐雜稅,深得朝廷器重,生平獲朝廷31次獎賜,被蘇州人民親切地稱為“況青天”。
明代流行一首民謠:“知縣是掃帚,太守是畚斗,布政是駐袋口,都將去京里抖。”這首民謠講的是,地方官員進京朝見時,一般都要帶上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送遍京城里的達官顯貴。而況鐘進京朝見,卻兩袖清風,不帶一錙一銖。
對于這位清官,蘇州人是心懷感恩的。據史料記載,況鐘在蘇州時,曾因為丁憂而離任,“郡民諧詣乞留”。丁憂期滿后,況鐘復任蘇州。直到明正統五年(1440年),況鐘任蘇州知府9年,秩滿當遷,要到京城述職,并接受吏部的考績。在況鐘離開蘇州的那天,蘇州百姓依依不舍,兩萬余人前來相送并上書朝廷,懇求讓況鐘繼續留任蘇州府,官員和老百姓紛紛贈禮以表謝意,況鐘一律拒收,并當場寫了一首感人的《拒禮詩》“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灑淚注如泉”,以明心跡。老百姓感動于況鐘分文不取、一心為民的操行,況鐘感動于老百姓爭相餞送、求他留任的深情。面對百姓的送行,況鐘深感慚愧,淚流滿面。進京面圣后,他向皇帝表明,自己想第三次留任,不愿升遷到其他職位。據史書記載,明正統五年,明英宗下旨,命況鐘“升按察使正三品職俸,署蘇州府事”。以正三品之職出任一州知府,這是自明朝建立后從未有過的規格和禮遇,也是對況鐘治理蘇州最好的褒獎。
詩心即廉心,古代廉吏的每一首拒禮詩背后,往往都伴隨著一段佳話,彰顯的是廉吏們高潔的為官操守和做人品格。況鐘“不帶江南一寸棉”的拒禮詩,拒的是財禮,守的是大節,贏得的是民心。受賄行賄滋生的土壤之一就是不當的人情往來,對從政者來說,面對人情關、送禮關,關鍵是要為政以正,防止以“禮”代賄、由“禮”及賄,陷入貪腐旋渦。為官者不能只為一己私利,計利當計天下利,計利當計百姓利,求名應求萬世名,在誘惑面前,最難能可貴的是守得住底線,經得起考驗,保得住本色。難耐清貧莫為官,公權為公,絕非用來滿足貪婪心的私器,更不能成為人情交換的籌碼。正身先正心,心不染塵,清風自來。
“風正一帆順,勤廉得民心”。作為市場監管干部,為民辦實事、清正廉潔是本分,也是職責所系。況鐘分文不取的高尚情操令人佩服,其體現的“民本位”思想更是令人敬仰,值得每位市場監管干部學習借鑒。要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為工作的最高目標,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工作的最大追求,把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多干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好事實事,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實際行動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同時,要嚴于律己、廉潔奉公,嚴守黨紀國法,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切實做到拒腐蝕、永不沾,永葆市場監管干部的浩然正氣。
(作者單位:江西省宜春市市場監管局)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