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法規司負責人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夯實法治根基促進網絡市場健康運行
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6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簡稱“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國家網信辦、最高人民法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網絡法治保障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市場監管總局法規司司長彭新民在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各地已推動16.6萬家企業入駐全國12315平臺,為消費者直接解決糾紛583.5萬件。今年3月15日上線“全國消協智慧315”平臺,實現全國消協組織在線受理消費者投訴,充分依靠消費者自己的組織來化解消費矛盾糾紛。
彭新民表示,作為網絡市場的重要監管部門,市場監管總局積極做好網絡市場中競爭行為、價格行為、廣告、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監管工作,促進和規范網絡市場健康運行。一方面,根據網絡市場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不斷完善相關立法,為網絡市場活動定規矩。比如,推動制定《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規定個人開辦網店可以將網絡虛擬場所作為經營場所進行登記,讓網絡市場準入機制更加優化;出臺《規范促銷行為暫行規定》,劃定有獎銷售、價格促銷的“紅線”,嚴禁網絡經營者采取“先提價后打折”、虛構原價、不履行價格承諾等方式開展促銷,讓市場促銷更加規范;公布《網絡反不正當競爭暫行規定》,治理網絡經營者“好評返現”“數據流量造假”“大數據殺熟”等問題,讓市場競爭更加有序。另一方面,聚焦網絡市場領域的突出問題,積極開展監管執法,為網絡市場活動保駕護航。近年來,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優化平臺協議規則專項行動,指導854家平臺企業修改優化協議規則3680項;扎實推進“百家電商平臺點亮”行動,消除網絡市場信息不對稱;開展互聯網廣告治理工作,2023年度共查處各類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案件2.25萬件,有力凈化了互聯網廣告市場環境。
如何通過法治來維護龐大網購群體的權益話題備受關注。彭新民透露,市場監管總局聚焦解決人民群眾在網絡消費中遇到的侵權問題,不斷健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體系,同時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積極化解消費矛盾糾紛,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在網上放心消費、明白消費、無憂消費。
市場監管總局圍繞“放心消費”,制定《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等規章,出臺《合同行政監督管理辦法》《網絡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今年還將繼續開展網絡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絡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宣傳、價格欺詐等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圍繞“明白消費”,制修訂《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上線全國12315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平臺,實現全國市場監管部門消費投訴信息“集中展示、統一公示”,公眾可以通過這個平臺查詢特定商家的投訴情況,掌握實時投訴熱點。該平臺上線8個月以來訪問量達200多萬人次,已公示涉及109萬家企業的投訴信息232.9萬條。圍繞“無憂消費”,制定《市場監督管理投訴舉報處理暫行辦法》,建立在線消費糾紛解決機制,引導經營者、消費者在轄區市場監管部門指導監督下,通過全國12315平臺在線解決消費糾紛,破解消費維權程序復雜、處理時限長等難題。
彭新民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緊緊圍繞推動網絡市場高質量發展,健全完善制度規則,強化政策統籌協調,整合市場監管政策工具,充分激發網絡經營主體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以高質量監管促進網絡市場高質量發展。市場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夯實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治根基,不斷優化網絡消費環境,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消費中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