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孫 圓
2013年6月29日,對于奮戰在特種設備戰線上的人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輾轉12年、歷程艱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正式頒布。隨著該法的頒布,“依法治特”進入嶄新的時代。
今年6月29日,將迎來首個“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日”。這既是對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日的紀念,也是在全行業、全社會廣泛凝聚強大合力,共謀特種設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總動員。
作為重要基礎設備和民生保障設施,特種設備是反映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標志之一。“十三五”期間,特種設備生產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直接貢獻率達2%~3%,特種設備的使用與64.13%的GDP相關,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黨和國家高度重視特種設備,將其與國產大飛機、高鐵、核電、工程機械等一起列為高端裝備,并將“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和隱患治理”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為新時代特種設備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
機遇重大,責任更大。當前,在用特種設備數量已超2000萬臺,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也更加凸顯了守牢特種設備安全底線的重要性。截至2023年10年來,全國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數量增加了3成,在用特種設備數量增長了1.1倍,但特種設備事故數量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了50%以上、60%以上,未發生重特大事故。萬臺特種設備死亡人數從2013年的0.46人降至2023年的0.03人,降幅達93%,安全形勢持續向好。
保安全,更要促發展。10多年來,特種設備行業不僅實現了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有效提升,更成為我國裝備制造業的一張亮麗名片。一大批特種設備產品的性能和品質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大型起重機械、超超臨界燃煤電站鍋爐等更是躋身世界領先行列。特種設備科技創新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升,提高了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國家發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撐。
多年來,特種設備事業不僅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特種設備工作制度,形成了“企業主責、政府領導、部門監管、檢驗支撐、行業自律、市場服務、公眾參與”的共治格局,也形成了以“四特精神”(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特別能忍耐)為代表的具有強烈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價值觀。
累累碩果,辛勤耕耘。特種設備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全社會每一名成員的廣泛參與。多年來,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在全力保障特種設備安全運行的同時,大力推進特種設備領域文化建設,堅持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深入地開展特種設備“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等各種主題宣教活動,在傳播安全理念與知識、提升公民安全意識和素質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設立“全國特種設備安全日”,正當其時。
《中國質量報》【新聞述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