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魏夢佳 高搏揚 馬曉冬
在北京中軸線北端,城市地標鼓樓和鐘樓前后縱置、靜靜佇立。步入鼓樓,數字互動體驗展“時間的故事”,讓古建瞬間切換為全沉浸體驗空間,在光影變幻中為參觀者講述古人的宇宙觀和計時智慧,領略古老建筑與數字創意碰撞出的時尚火花。
北京鼓樓博物館外景。 郭海鵬 攝
觀眾在北京鼓樓參觀“時間的故事”展覽。杜建坡 攝
這一數字技術賦能文化遺產的實踐案例,在2024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國際論壇上受到關注。連日來,在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來自加拿大、意大利、希臘、韓國等20個國家和地區200余個文化機構、高校和企業的代表,圍繞歷史城鎮、三山五園、數字石窟寺、人工智能、考古遺址、修繕與展演等多領域文化遺產保護的數字化探索分享經驗。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推動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在數字化浪潮中,如何利用新技術新方法,做好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研究管理和展示闡釋,成為與會專家學者熱議話題。
借助數字交互技術,解讀三星堆遺址出土重點文物的價值,體驗面具彩繪復原、青銅鳥足神像虛擬拼合和青銅神樹解構;通過數字技術和光影投射,讓新疆龜茲石窟壁畫躍動生輝,現身于北京首鋼園三高爐;搭建線上展廳,讓中國秦將軍俑與希臘青年士兵俑進行跨時空“對話”;只需在手機上選擇一款造型,利用機械臂3D打印技術,就可讓機器人快速制作老北京糖畫這一“舌尖上的非遺”……論壇上,各種“數字遺產”應用精彩紛呈,讓人大開眼界。
“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正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為文化遺產保護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國家文物局副局長解冰在論壇上表示,近年來,以虛擬現實、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為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加速賦能,極大推動了文物事業的創新發展,讓古老的歷史文化遺產煥發出全新活力。
數字技術為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表達插上翅膀,也讓文化遺產更親近、可感。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林琿在會上介紹其團隊對江西的古城古村、書院碑刻等進行數字化復現的成果。通過考古和歷史學研究,再利用數字技術,團隊將白鹿洞書院內場景進行數字化呈現,展現千余年前書院內古人的學術活動。
“數字化是歷史文化遺址保護的重要方式。”林琿說,游客來到書院,不僅能看到真實的建筑物,還能走進復原后的虛擬歷史場景,甚至與數字人互動,“這對人們更好地理解當時的人類活動和中國社會的演變很有意義”。
“通過數字采集、數字存檔,我們完成了圓明園1∶1數字模擬搭建,在虛擬現實系統中呈現圓明園的時空變化,在遺址現場用數字投影技術為人們重現萬園之園的盛景……”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數字遺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賀艷向與會嘉賓介紹團隊打造的“數字圓明園”項目。
在她看來,從傳統工匠到擁有數字知識的新型人才,從過去笨重的測繪采集設備到今天輕便快速的大數據處理、人工智能分析,文化遺產行業正在數字化時代迎來新的機遇。“過去,許多科技企業認為文化遺產行業‘太小’,不愿進行專業研發,現在我們可以結合更好的應用場景,開展技術集成創新,在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同時,也可形成全新業態和產業集群,促進經濟增長。”賀艷說。
“文化遺產保護的數字化必須從挖掘文化遺產的價值內涵出發,在開展保護前提下進行活化利用,特別是要關注以人為本的場景活化。”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黨安榮教授表示,要做好文化遺產的永續傳承,文化遺產保護數字化工作還需要多學科、多行業、多部門的共同合作,以及多類型、多地區、多國別的相互借鑒。
此次論壇由清華大學、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政府、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數字遺產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數字遺產專業委員會主席、意大利都靈理工大學教授富爾維奧·里瑙多表示,中國一直致力于推動文明交流互鑒,并發揮重要作用,“中歐都擁有悠久璀璨的歷史文明,在數字遺產方面加強交流合作極具意義”。
《中國質量報》【質量強國有我·文化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