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記者 陳 健
胡 旭 唐文豪
“爬墻熊貓”吸引眾多游人拍照、“裸眼3D”大屏影像呼之欲出、太古里“品牌首店”引領新潮流……在四川成都春熙路,人們總能鮮明感受到消費新體驗、新活力。
2024年是春熙路開街100周年。春熙之名,出自《道德經》“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寓意客流涌動、商業繁盛。
正如其名,人來了就是商機。生意人都知道“求新”對吸引客流的重要性,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春熙路誕生了成都第一家西餐廳——耀華西餐廳,成都最早使用霓虹燈和擴音喇叭的商家——協和鐘表行,“摩登”的業態讓這里買賣興旺。
走過百年,春熙路始終保持人氣旺盛、充滿活力,更在新時代煥發新風采,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新”字上做文章,不斷革故鼎新,推出消費新場景、新體驗、新業態、新時尚。
更好滿足老百姓吃、穿、文娛等基本需求,離不開商業服務的“新”供給。新中國成立后,新建的百貨商場、副食品商場、影劇院等各種“新大樓”頗受歡迎,豐富了大眾生活。由于人氣高,人們常說,沒來春熙路逛一逛,就相當于沒有來過成都。
時代在變,以“新”應變的思路不變。改革開放以來,消費項目供給端更加豐富,居民消費表現出明顯的升級特征。太平洋百貨、伊藤洋華堂等國際國內商業品牌紛紛進駐。2001年實施改造工程、2014年太古里開業、近年來“首店經濟”火熱……春熙路商圈能夠長盛不衰,訣竅就在于向“新”而行。
以“新”聚人氣,自有好生意。今年上半年,春熙路商圈客流量超過1.2億人次,實現營業額499.3億元;新引進各類首店55家,成為國內外品牌進入四川的首選地,帶動其所在的錦江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連續20年排名成都市各區(市、縣)第一。
以“新”拓需求,更有大市場。人們更加愿意把錢花在“品質消費”“嘗鮮消費”“快樂消費”等新興消費項目上面。有效釋放消費潛力,必須順應需求新變化。眼下,5G、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等技術在春熙路“智慧商圈”廣泛應用,VR體驗、光影演繹、“云上春熙”等新場景不斷帶來新體驗,讓居民“愿消費”“樂消費”。
挖掘消費潛力,不僅需要商家“上新”,更需要政府服務“用心”。
2022年起,成都市三色路自發形成長達幾百米的“后備箱夜市”。當地對這樣“自然生長”的夜市,不是取締了事,而是因勢利導制定擺攤規范、及時清運垃圾,如今這里已是成都“夜經濟”又一亮點。
培育消費新動能,離不開改革發力。隨著“144小時過境免簽”等便利政策落地見效,成都的大街小巷外國游客數量大幅增加。春熙路打造四川首個離境退稅特色街區,加入全省首批“入境消費友好型商圈”,持續“圈粉”外國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