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鏈融合” 質量賦能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以質量為生命不懈追求卓越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基礎。一直以來,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原國家建材局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原簡稱“蚌埠院”,以下簡稱“中研院集團”)堅持用創新鏈引領工程鏈,用工程鏈服務產業鏈,用產業鏈支持創新鏈的“三鏈融合”三精質量管理模式,以新質生產力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先后斬獲兩次中國工業大獎和一次中國質量獎提名獎,而在質量強企的背后,是企業多年來的卓越追求與不懈努力。
培育新質生產力
釋放質量發展創新動能
中研院集團作為第一批國家級綜合性甲級科研設計單位,始終堅持創新與質量齊抓共管。20世紀60年代中葉,蚌埠院就開始聚焦浮法玻璃攻關,抽調科研人員參與研究管莊階段的浮法工藝試驗,并參與在株洲玻璃廠進行的小試和1971年在洛陽浮法廠進行的中試。攻關過程中,源于對高質量的追求,科研人員對每一個設計環節都認真審核把關、進行可行性研究,并在生產線上進行實踐,拿出了具有高質量和高水平的設計圖紙,形成了有效閉環,最終在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中國洛陽浮法工藝第一塊玻璃的成功拉引。
“三鏈融合”發展模式圖
為最大限度激發質量創新的活力和潛能,中研院集團注重強化基礎應用研究的質量推進和創新成果轉化落地的質量成效。20多年來,中研院集團科研團隊堅守先進玻璃材料“主賽道”,聚焦科技創新成果研發與產業化,開展硅質原料提純、玻璃成分及配方設計、新型熔化、超薄成型等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工程化與產業化,突破了百余項技術瓶頸,相繼研發生產出眾多“中國首創、世界領先”的玻璃新材料原創性成果,獲得1次國家技術發明獎和4次國家科技進步獎。同時,該集團成功將成果進行工程化和產業化,在領跑中國玻璃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中,通過創新引領打響了品牌,成為高質量發展新標桿。
目前,中研院集團牽頭組建、運行管理包括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中心在內的12家國家級創新平臺、37個省部級創新平臺和4個國際研發中心,匯聚了由兩院院士和國家高層次人才領銜的百名博士創新團隊,構建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的國家玻璃新材料創新平臺體系。此外,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技術攻關道路上,中研院集團承擔了我國玻璃新材料領域多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其中“十一五”2項、“十二五”4項、“十三五”3項、“十四五”3項,以實際行動推動我國玻璃工業和科技向戰略性產業轉型發展。目前,中研院集團累計獲得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兩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數百項,所屬4家企業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0.12毫米浮法超薄電子玻璃
做好工程服務
推動質量競爭全球化
作為中國建材集團專注于玻璃新材料工程技術服務的國際化平臺,在“三鏈融合”三精質量管理模式的助推下,中研院集團開創了“技術研發+工程服務”的新模式,以技術研發、裝備開發驅動工程鏈,多模式EPC總承包全面服務產業鏈,更高質量迭代反饋提升創新鏈,打造了“研發、設計、施工、生產、運營”的高能級動態閉環,著力提升我國玻璃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在全球范圍內的主導力和影響力。
中研院集團在堅持以工程國際化帶動產業國際化、制造國際化的過程中,讓優勢技術、優勢標準、優勢服務走向世界,自主研發的高品質浮法玻璃技術和超白高透光伏玻璃技術與成套裝備,助力下游企業成為世界頂尖汽車玻璃和光伏玻璃生產商,支撐了中國汽車產業和光伏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目前,該集團高端玻璃工程全球市場占有率穩居65%以上,建成了中國迄今為止出口規模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產線——韓國KCC1200噸項目,累計出口高端玻璃生產線及相關工程60余個,開發了50多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持續為福耀、信義、福萊特等龍頭企業提供工程服務,連續多年入圍ENR國際工程設計公司榜單“第一方陣”,徹底改寫了全球玻璃工程技術服務市場格局。正因為創新鏈和工程鏈的支撐,進一步牽引帶動玻璃新材料上下游企業共同固鏈強鏈延鏈補鏈,形成“創新鏈共享,工程鏈聯動,產業鏈協作”的融通發展模式。
促進同頻共振
形成質量協同發展格局
加快全產業鏈升級,質量建設是關鍵。中研院集團打造了中國玻璃新材料科技產業園、新型顯示產業園、高端裝備產業園等硅基新材料集聚態勢,建立了新型顯示、新能源玻璃、應用材料、特種玻璃、高端裝備等全產業鏈體系,研發出一批重大標志性核心技術和成套裝備,帶動創新活躍、效益顯著、質量卓越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千余家,產生協同輻射效應,以卓越的產業鏈助推企業發展質效不斷提升。
中研院集團在信息顯示材料領域,培育出8.5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超薄電子觸控玻璃、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高強鋁硅酸鹽玻璃,保障了我國萬億級信息顯示產業的戰略安全;在應用材料領域,培育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電熔氧化鋯,保持了行業的領先地位,并使鋯系產品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培育出銅銦鎵硒發電玻璃和碲化鎘發電玻璃,讓中國發電玻璃技術、生產規模、產能處于世界前列;在特種玻璃領域,培育出5.0中性硼硅藥用玻璃和高硼硅防火玻璃,服務保障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全球市場占有率達50%。
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
碲化鎘發電玻璃
搭建數字化平臺
圍繞質量推進數字化建設
針對玻璃新材料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中研院集團建設了以工業互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全國首個面向玻璃新材料行業的AGM工業互聯網平臺。2023年,AGM工業互聯網平臺成功入選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玻璃新材料行業唯一的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提升中國玻璃新材料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貫通上下游產業鏈、推進工業綠色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AGM工業互聯網平臺已實現連接玻璃新材料行業產業鏈上下游,覆蓋從研發設計到工程裝備,從生產制造到運營管理和服務全流程。
依托AGM工業互聯網平臺,高端裝備企業可引入MES、5G、云星空ERP、智慧園區管理等多個數字化管理系統,建成省級5G+數字化車間,實現玻璃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產運營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與綠色化,產品一次合格率由90.4%提升至98.5%,生產效率提升30%,車間年產能、產量提升50%以上。通過數字化賦能,為企業推動裝備智能化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同時,AGM工業互聯網平臺還為超薄浮法玻璃的工藝智能制造質量管控提供了數字化網絡化的支撐,不僅實現從采礦到生產成品整條生產線自動化,還可以看到每片玻璃全生命周期跟蹤溯源和等級顯示。通過使用全自動浮法玻璃生產裝置、智能在線檢測系統、智能切割設備、搬運機器人等核心技術和裝備,以及DCS和PLC控制系統,實現配料、融化輸送、切割包裝全自動化生產。整個生產過程通過遠程控制并實現了現場無人操作。冷端方面,通過采用全自動切裁和集裝片機器人等先進的控制系統,大幅提升了超薄浮法玻璃的切裁效率和成品率,保證了生產產量。
8.5代TFT-LCD浮法玻璃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