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岳 倩
9月7日晚,一名16歲少年在浙江杭州余杭區某理發店剪頭燙發,被店家索要4000元,少年最后選擇報警,此事在網上引發關注。9月8日,余杭區市場監管局通報網傳“16歲少年剪頭燙發被索要4000元”一事,表示經初步調查,理發店涉嫌消費欺詐,已立案調查,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任何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同時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消費時提高警惕,注意查看服務項目的價格公示。
“能不能不要300多元變成1000多元,行不行”,民警在現場的一番話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贊。美發行業定價基本上屬于市場調節,是由市場行情來自行制定的。剪頭、燙發4000元貴還是便宜暫且不論,關鍵是要明碼標價,要在消費前把價格溝通好。涉事理發店事前、事中故意模糊價格,誘導少年稀里糊涂消費,事后再拿出“天價賬單”。其實,這也是不少商家設計消費陷阱的常見套路。對16歲少年設套路、使絆子,這家理發店的吃相未免過于難看。
消費欺詐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還會擾亂行業市場秩序。雖然坑騙消費者的個別店家無法代表一個地方從業者的集體形象,但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網絡時代,當地美容美發行業難免受到詬病,誠信守法經營的店家也難免受到殃及。正因如此,消費欺詐是法律明令禁止的行為。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明確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只有讓法律落地,把對不法商家違法行為的處罰落到實處,才能讓他們感到“肉疼”,法律的震懾性才能得以彰顯,引起行業其他商家的高度警惕,避免觸犯法律。法律的落實落地,需要消費者、執法部門都對違法行為保持“不慣著”的態度。
少年在遭受消費欺詐后選擇報警,勇氣可嘉。現實中,一些消費者雖知道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但出于怕麻煩等各種心理因素,未必會向有關部門舉報,只當吃了啞巴虧。這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不法商家的囂張氣焰,使其更加肆無忌憚地欺詐消費者。消費者敢于維護自身權益,本身就是對商家的一種監督。
少年理發被索要4000元事件發生后,當地監管部門迅速介入調查、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體現出對違法行為“零容忍”的態度。但要從根本上治理亂象,讓不法商家不再心存僥幸, 監管部門可以以典型個案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日常巡查與突擊檢查,依法嚴懲“害群之馬”,為廣大消費者營造一個公平、透明、安全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