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簡稱特醫食品)是為滿足進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礙、代謝紊亂或者特定疾病狀態人群對營養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專門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通俗講,特醫食品是患者的“飯”,更是一些罕見病患者的“救命糧”。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近些年我國特醫食品市場快速發展,特醫食品已經成為臨床營養治療的有效“武器”,但特醫食品也面臨產品數量不足、購買渠道不暢、進醫院難等問題,專家呼吁,應多方發力,讓特醫食品成為特定患者的優質定制食品。
特醫食品不是藥,卻是臨床治療的關鍵支撐。相關醫學研究表明,病患人群在疾病治療的同時輔以特醫食品等營養支持,可降低藥物使用量、減少持續時間、提高治療效率、縮短住院時間。口服營養補充可降低21.0%的住院日、21.6%的住院花費和6.7%的30天再入院率。有數據顯示,在我國第一、第二批罕見病目錄共207種罕見病中,有32種罕見病需使用特醫食品,其中18種罕見病對特醫食品的需求尤為緊急。
我國特醫食品行業起步較晚,2016年7月1日,隨著《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特醫食品擺脫在藥品與食品之間徘徊的尷尬境地,獲得正式身份。近幾年,在政府相關部門推動下,一系列與特醫食品配套的政策陸續出臺,推動了特醫食品快速發展。截至9月底,我國共有200款特醫食品獲批注冊,目前注冊的特醫食品已實現全品類覆蓋,其中2023年以來共批準注冊特醫食品112個,超過之前6年注冊數量的總和。從行業市場情況看,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1年,我國特醫食品市場規模擴大近4倍;2021年至2023年仍保持雙位數高百分點的增長。
特醫食品種類日益增多、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享受到定制的專用食品。然而,特醫食品仍然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和困境。有特醫食品領域相關專家指出,特醫食品醫院使用渠道不暢是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目前大多數醫療機構尚未把注冊的特醫食品列入診療目錄。另外,我國醫務人員和民眾對特醫食品的認知度較低,缺少專業的注冊臨床營養師和懂營養的臨床專業人員。
國內特醫食品產業市場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特醫食品生產檢驗要求高,研發投入大,有些批準上市的產品經濟效益較差。目前特醫食品進入醫院的難題仍未解決,在銷售受限的情況下,企業面對高昂的研發注冊成本,需要結合自身發展情況謹慎選擇研發注冊方向和節奏,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行業的整體發展進程。另外,我國特醫食品從基礎科研、原料開發、配方研發、加工技術到臨床研究、應用及后續服務,都缺乏完整的產業鏈,生產經營受外部環境影響較大,存在一定的行業市場風險。
特醫食品發展如何破局?所謂特事特辦,推動特醫食品發展,需要“特殊”發力。近期相關政策陸續出臺釋放出積極信號:市場監管總局分別于去年11月和今年5月修訂發布了《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和《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新修訂的技術規范優化了工作流程,縮短了審評時限,并對罕見病類及臨床急需的新型特醫食品實施優先審評審批。政策把好準入關口的同時,需要完善特醫食品的標準體系,配合監管和行業需求,指導行業研發,推動科學注冊管理。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形成合力推動發展,厘清特醫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的一系列問題,在條件成熟時,可考慮將更多患者必需的特醫食品納入醫保。醫療機構應該加強營養科室的建設和臨床醫生及營養師的專業培訓,便于特醫食品供醫生開方和病人使用。政府相關部門、企業及行業協會等還應加大公眾健康教育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認可、支持特醫食品。
(觀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