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惜純)“十一”假期消費者“吐槽”信息超139萬條,占“消費維權”總信息量的2.74%。吐槽主要集中于安全管理、定價收費、住宿預訂等方面。這是10月18日,記者從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發布的2024年“十一”假期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中獲悉的。
今年“十一”假期,消費市場各項數據創歷史新高,旅游業態推陳出新。紅色游、縣域游、小眾游圈粉年輕人,自駕出行、臨時預訂等消費習慣加速養成,對傳統經典目的地和新興網紅打卡地的文旅產業運營及后勤管理提出新要求。
報告顯示,安全管理上,游客聚集、擁堵問題相對突出,反映出新興打卡地“爆火”后承接能力有限。如山西“小西天”景區,因游戲《黑神話:悟空》走紅,但景區交通不便、規模較小、配套不全,不少游客給出“差評”。此外,個別景區野游風險加大。近期,有抖音博主獨自進哀牢山收集材料的視頻在網絡走紅。哀牢山景區對此發布安全警示,“別貿然前往未知地帶”。
定價收費上,游客對景區項目單獨收費、攤販提供高價服務等情況多有反映。如張家界景區被指拆成近20個景區收費,每個小景區單獨收費,引發爭議。此外,江西廬山風景區游客自帶方便面被收5元開水費,該收費糾紛也引發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報告指出,時下信息快速傳播,景區應深入反思“小”問題,避免引發“大”麻煩,影響消費者出行體驗。
住宿預訂上,酒店、平臺臨時調價以及退訂難、退款難等問題被網民廣泛質疑。報告顯示,當前酒店訂單取消方面形式多樣、規定復雜,有“付費取消”“限時取消”“不可取消”等多種形式,有消費者在預訂酒店時未留意到相關規定,取消預訂酒店被扣1000多元,多次溝通后,平臺僅同意退還一半費用。此外,還有消費者反映,提前預訂酒店被取消后漲價6倍,面對高額房價,最終只能被迫退單。這些問題反映了酒店預訂平臺政策不透明,令不少消費者心里“添堵”。
“潑天富貴”待何如?中消協方面稱,綜合分析監測期間的消費維權輿情和典型事例可以發現,旅游目的地多元化發展,流量加持下沖擊地方舊有文旅秩序,巨大的流量,既代表著發展機遇,也會帶來難以預估的風險隱患。
“新型文旅消費場景涌現,一些由來已久的不規范、不安全問題飽受詬病。”中消協有關負責人指出,經營主體迫切需要將管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增強服務意識,強化風險把控,充分做好預案,“跑贏消費者”。具體包括:強調事先預防,檢視問題切實解決;強調宣傳引導,構建高速響應機制;強調平臺履責,少些套路多些真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