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提供陪伴服務的超萌機器人、適合輪椅等設施通行的木門、可以語音控制的家居產品……在剛剛落幕的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聚焦老年人聽力障礙、睡眠問題、行動不便等生活痛點,一大批新產品、新服務集中亮相,釋放銀發經濟發展新活力。
銀發經濟的熱度,也能從我國近期出臺的相關政策中感受到。近日,民政部、商務部等24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養老服務消費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的若干措施》,明確進一步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挖掘養老服務消費潛力,更好滿足老年人服務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質。這些措施為我國銀發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數據顯示,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規模最大的國家,目前60歲以上人口達到2.97億人,占總人口的21.1%。預計到2035年,我國60歲以上人口將突破4億人。隨著老齡化進程加速,適老化產品市場的需求也將快速增長。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大量資本將涌入,推動形成規模可觀、潛力巨大的銀發經濟。《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銀發經濟市場規模約4.3萬億元,到2050年,該市場規模將超過40萬億元。
從發展態勢看,銀發經濟具有朝陽產業屬性。但從目前的形勢看,銀發經濟相關產業市場還存在一些問題,發展之路并不順暢。有效需求不足,這是我國銀發經濟市場長期存在的明顯短板。有專家指出,我國老年人消費觀念大都比較保守,雖人數眾多,但轉化為有效消費的需求處于較低水平。目前我國許多老年人仍停留在生存型消費階段,以基礎的衣食住行消費為主,以致很多主打提升生活質量的產品叫好不叫座。從全球范圍看,服務老年人的康養用品品類達到4萬余種,但國內市場的產品品類只有六七千種。與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適老產品市場發展明顯滯后。
與需求不足相應,供給也不給力。適老產品品類少之外,還存在產品同質化、缺乏技術含量等問題。目前不少適老產品生產企業不注重研發設計,推出的產品品類不全,精細化程度較低。比如一些科技類的智能手環、康復儀器、輔助器具等,設計者對老人群體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產品設計并不契合老年人的需求。也有一些企業盲目追求經濟利益,忽視老年群體的實際情況,設計制造老年人用品時附加一些“花哨”的功能(如影音娛樂、藍牙連接等),這些功能讓產品操作變得更復雜,不僅影響老年人的使用,還會造成安全隱患。
推動適老產品市場發展,讓銀發經濟煥發活力,必須做好頂層設計,配置好市場資源,在供需兩端同時發力。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首個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部署推動銀發經濟規模化、標準化、集群化、品牌化發展,提出通過供需適配、新場景新業態拓展、消費環境打造等一系列政策組合拳,推動養老服務全行業擴容提質增效,推動銀發經濟整體高質量發展。有關部門也出臺相關政策措施,推動老年用品市場發展,如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兩批老年人用品推廣目錄,推廣一批契合老年人需求的創新產品。
在完善產業政策的同時,還要對銀發經濟市場進行整體規劃,進一步提升老年用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有關部門和地方應通過政策引導、行業專項等,加大創新投入,支持老年用品關鍵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成果轉化、服務創新及應用推廣,培育壯大骨干企業,促進老年用品產業創新,增加有效供給。持續優化銀發消費環境,推動老年用品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一方面要加快老年用品和服務相關標準制修訂,引領老年相關產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場監管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夸大產品效果等欺詐老年消費者的行為。同時要完善老年人維權機制,暢通渠道,優化售后服務,讓老年人買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關注老年人生活,要不斷改善他們的消費環境、激發他們的消費熱情、滿足他們的消費需求,在拉動銀發經濟發展的同時,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觀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