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何 可)近日,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中國物品編碼中心與中國澳門物品編碼協會共同組織召開了“澳門產品快速通關項目”技術磋商會議,深入研究產品數字護照技術(Digital Product Passport,簡稱DPP)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境商品智慧通關、智慧監管中的應用。
項目旨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互聯互通,通過構建一個基于國際通用產品數字身份標識的跨境貿易公共服務平臺,實現貿易全鏈條關鍵節點數據的歸集、連接、聚合和共享,為大灣區跨境商品高效流通和安全監管提供支持。項目的順利實施對于打擊假冒進口產品、提高智慧監管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磋商涉及澳門市政署、澳門海關、澳門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中國澳門物品編碼協會、橫琴粵澳商事服務局、澳門理工大學、中國檢驗認證集團澳門有限公司和澳門生產企業等政府部門及產學研單位。共有編碼標識、人工智能、質量認證、檢驗檢測、通關監管等領域的20多位專家參會。各方深入討論了大灣區跨境貿易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方案、貿易鏈條關鍵節點數據的采集、存儲、交互與安全管理等關鍵議題。與會方在推進技術標準化、建立信息共享機制、推動示范項目實施、加強人員培訓交流、推動政策創新與支持等方面達成共識。
此次磋商順利開展,標志著內地與澳門在跨境貿易領域的合作邁出新步伐,對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據介紹,下一步,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將在市場監管總局指導下,繼續加強與澳門各相關方的交流合作,充分發揮數據要素和技術要素的賦能作用,協力推進“澳門產品快速通關項目”的順利實施,為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互聯互通和統一大市場建設持續貢獻市場監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