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近年來,我國相繼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跨境電商發展。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從1.06萬億元增至2.38萬億元,增長了1.2倍。今年前3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
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離不開高效的跨境物流體系保障。跨境物流,即跨越國界的貨物運輸、倉儲、配送等物流活動及其配套增值服務。跨境物流具有國際性、復雜性、時效性、安全性和信息化等特點,成為全球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我國高度重視跨境物流高質量發展。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出臺《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提出提升國際物流供應鏈服務保障能力的目標,旨在通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為跨境物流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隨著全球化貿易不斷深入,我國跨境物流取得顯著成就。我國貨物貿易總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已成為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為跨境物流快速發展提供了貨源基礎。我國海運連通度全球第一,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持續攀升。今年1至11月,全國主要港口日均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上漲8.5%。中歐班列連接25個國家220多座城市,開行數量和貨運量均實現高速增長。截至11月15日,中歐班列開出10萬列,累計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準箱,貨值突破4200億美元。目前,我國逐步形成了以國際海運為主體,以中歐班列、國際寄遞、國際航空、國際道路運輸為補充的國際物流服務體系。
當前,國際局勢變幻不定,使我國對外貿易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點增加,跨境物流也受到影響。跨境物流涉及長距離、長時間的跨國運輸,涵蓋運輸、進出口清關、商品檢驗檢疫、境外倉儲、本土派送等環節,物流費用相對較高,海運“一箱難求”等運力不足問題階段性推高運輸成本。我國物流企業在國內表現出色,但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較弱,“大而不強”問題突出。另外,部分地區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相對滯后,退貨難等逆向物流體系短板明顯。
建立完善的跨境物流體系,暢通跨境物流“筋絡”,提高跨境物流運輸效率,對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推動跨境物流高質量發展,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影響物流通暢度、便捷性的各種堵點痛點,實現降本提質增效。應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加快建設完善跨境物流基礎設施。今年,我國出臺了《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試行)》等政策措施,推動物流企業合理布局國際物流基礎設施。我國物流企業紛紛加大海外倉建設力度,拓展全球供應鏈物流網絡,為中國商品“賣全球”提供穩定的快速通道。接下來,還要推進邊境省區智慧口岸建設,保障陸路口岸貨運物流高效暢通。提升中歐班列等國際鐵路運輸組織水平,積極發展“中歐班列+跨境電商”模式。
加強智慧物流體系建設。物流企業要積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智能裝備,提升物流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水平。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信息的實時共享、資源的精準配置以及全鏈路的智能化管理。同時,加強智能運輸、綠色包裝等綠色技術的創新應用,推動實現全球物流供應鏈綠色低碳與可持續發展。
加強國際供應鏈物流生態圈建設。我國物流企業要抓住政策紅利,擴大國際“朋友圈”,通過合作、并購、持股等多種方式,聯合更多的當地“朋友”,建立集海運、公路、鐵路、航空運輸為一體的國際物流網絡。同時,我國物流企業還需要與更多的國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合作,打通上游原材料和下游成品產業,形成一個完整的全球物流生態圈。
【觀象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