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徐建華
這是一組組令人驚喜的數據,也是市場監管系統在2024年交出的亮眼“成績單”——
全國部署推進952個質量強鏈項目,2087家鏈主企業、18萬家鏈員企業、2952家賦能機構參與,組建質量技術創新聯合體889個。
2024年前三季度,市場監管總局新批準建立國家標準物質483項,總數累計超1.7萬項。今年我國新批準發布國家標準2585項,同比增加31%。主要消費品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達到97%。
2024年1—9月,全國新增消費品1518.5萬種,同比增長13.1%。我國登記使用商品條碼的消費品總量已突破2億種,結合國際物品編碼組織(GS1)統計數據分析,我國消費品品種總量位居全球第一。
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為99.2%,畜禽肉、水產品、蔬菜等品類合格率進一步提升。藥品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低壓電器、燃氣用具、家具等監督抽查不合格率下降超過2個百分點。
…………
“成績單”的背后,是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講政治、強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工作總思路,抓緊抓實市場監管工作著力點,在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中展現市場監管的擔當與作為。
加強質量支撐 推進質量強企強鏈強縣
南粵大地,以質為擎;珠江兩岸,“鏈”接未來。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體經濟是廣東的立省之本、強省之基。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因勢利導,通過聯動21個地市全面開展50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質量聯動提升試點,為廣東產業鏈由“大”向“強”凝聚向心力、注入發展新動能,形成上下聯動、各方協同、特色鮮明的廣東質量強鏈工作新格局。
北京市深入開展質量強企行動,強化“科技、管理、產品、市場、品牌”五個創新,完善“建、育、樹、學”工作機制,構建三級企業梯度培育體系,以培育助成長,以標桿領航向,厚植質量強企沃土,賦能企業做大做強做優。北京市現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83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754家、“小巨人”企業1035家、獨角獸企業114家,48家京企入選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各指標均居全國首位。
湖南從制度設計、基礎支撐、品牌賦能3個方面入手,大力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實現全省質量發展水平的整體提升,質量工作3次獲得國務院真抓實干督查激勵。近3年來,湖南省先后對30個縣(市、區)質量工作真抓實干督查激勵,長沙市長沙縣、岳陽市云溪區、永州市祁陽市等一大批質量強縣先進典型脫穎而出。
粵京湘三地深入推進質量強鏈強企強縣建設,正是今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加強質量支撐,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創新探索。
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應充分發揮質量支撐和標準引領作用。市場監管總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抓好《質量強國建設綱要》落地落實工作,今年年初部署質量強企、質量強鏈、質量強縣3項重點工作,從點、線、面3個層次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從而充分發揮質量在促進企業做大做強、支撐產業建圈強鏈、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質量強鏈方面,市場監管總局黨組高度重視,迅速行動,設置質量強鏈專項,啟動實施十大標志性項目,召開全國質量強鏈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發布全國百個質量強鏈重點項目;各地積極響應,地方黨委政府高位推動,大力實施產業鏈供應鏈點線面質量聯動提升,初步構建了質量強鏈工作新格局。
質量強企方面,市場監管總局專門召開全國質量強企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系統構建《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培育導則》,大力培育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聚焦信息通信、工程機械、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加強引導和支持,引領帶動廣大企業堅定不移走以質取勝發展道路。各地市場監管部門積極行動,深入開展質量強企培育和質量助企幫扶,推動質量強國建設向縱深發展。
質量強縣方面,召開全國質量強縣(區、鎮)培育建設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出臺《質量強縣(區、鎮)培育建設工作方案》,以縣域為抓手,鼓勵各縣、區、鎮在自主自愿的原則下,立足自身定位和資源要素優勢,制定實施質量發展戰略,增強區域質量發展新優勢,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以縣域之“質”,筑強國之“基”。
數據顯示,全國范圍內,質量強企工作扎實推進,全國市場監管部門累計指導幫助企業解決質量共性技術問題11.5萬個,引導22.6萬家企業建立首席質量官制度,通過提供質量基礎設施服務、引導質量管理升級等措施累計幫扶企業60余萬家,質量融資增信授信額達1000億元,帶動形成了一批產業鏈鏈主企業和區域質量品牌集群。
全國繪制質量圖譜717份,編制質量問題清單7424份,聚焦制約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堵點卡點,實施重點攻關項目3176個,解決質量問題14391個。
各地已有1200多個城市出臺了相關政策文件,首批580多個城市納入培育庫。
強化標準引領 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今年‘雙12’,我給家里換了一臺1級能效的洗衣機,中央和地方都有補貼,省了不少錢。”說起家電以舊換新,廣東省深圳市的胡先生覺得特別實惠。
自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來,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持續加力,內需潛力不斷釋放。市場監管總局對登記使用商品條碼的消費品數據監測顯示,3月7日至11月7日,我國消費品新增1516.6萬種,同比增長15.7%。數據顯示,冰箱、洗衣機、電視、空調、電腦、熱水器、家用灶具和吸油煙機等8類家電產品數量增長突出,共新增10.2萬種,同比增長79%。
這背后,離不開標準的引領作用。4月,市場監管總局等7部門聯合印發《以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要求加快制修訂節能降碳、環保、安全、循環利用等領域標準,推動政策和標準更加協同配套。
根據《行動方案》,市場監管總局推動今明兩年完成制修訂294項重點國家標準。其中,加快能耗排放技術標準升級,制修訂國家標準113項;強化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提升,制修訂國家標準115項;加大回收循環利用標準供給,制修訂國家標準66項。
“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快標準提升行動的實施步伐,通過標準制定實施和配套政策支持,更好支撐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以下簡稱“‘兩新’”)。”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行動方案》中提出的294項重點國家標準已全部立項,計劃在今明兩年內完成制修訂工作。
在此次“兩新”行動中,標準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當今社會,標準化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一個國家產業核心競爭力乃至綜合實力的強弱,先進、科學的標準體系已經成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3月12日,今年全國兩會閉幕后,國務院召開的首場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多個重要文件,其中就包括《以標準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隨后,市場監管局等18部門聯合印發《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行動計劃(2024—2025年)》,扎實推動《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深入實施。
一年來,市場監管總局有序推進標準提升牽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標準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積極推進標準穩鏈十大標志性項目,召開標準穩鏈經驗交流現場推進會,促進產業鏈上下游標準有效銜接。
一年來,燃氣安全、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電池以及人工智能、數據、物聯網等一批重點領域標準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相繼發布,以標準引領產業升級。
一年來,我國大力實施標準國際化躍升工程,牽頭制定發布國際標準超過150項,新承擔國際標準組織技術委員會主席和秘書處近20個,新發布國家標準外文版近500項……通過充分發揮標準在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中的牽引作用、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的保障作用、在支撐產業穩鏈中的基礎作用,幫助我國產業鏈條打通堵點、修復痛點,推動產業鏈不斷提檔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