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成為“家庭成員”還需5至10年
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突破為通用機器人打開大門
□ 本報記者 何 可
科幻電影中的人形機器人,距離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有多遠?在近日召開的一場信息通訊行業深度觀察報告會上,中國信通院副總工程師許志遠給出了答案,“大概需要5至10年”。
近日,美國《時代周刊》發表了封面文章,匯集并篩選了200項“2024年最佳發明”,其中,人形機器人登上封面,被稱為2024年最偉大發明之一。
2024年以來,人形機器人逐漸從科幻走向現實,成為科技界的新熱點。科技巨頭紛紛布局、初創公司相繼涌現、供應鏈不斷完善、技術層層迭代……人形機器人作為人工智能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實體,在大模型的催化下,正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11月發布的《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將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但人形機器人真正成為“家庭成員”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僅從成本角度考慮,就是一項巨大挑戰。“訓練出一個大模型究竟要花多少錢?完整的成本不太好測算,但是算力成本確實很高,而且每年上漲非常厲害。”據中國信通院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魏凱介紹,從算力供給來看,訓練一個大模型的成本在一年間增長了9.8倍。在2022年的時候,訓練千億參數模型需要1200多萬美元的成本,而下一代模型可能要投入更多。
據許志遠介紹,工業制造、商業服務、家庭服務將是人形機器人落地3個主要場景,并且呈現依次漸進落地的關系,1~3年內用于汽車制造、商超補貨等封閉/半封閉場景的人形機器人將出現,與我們共處同一環境,可幫助執行家務、助老等人形機器人產品落地可能在5年甚至10年以上。
究其原因,許志遠表示,人形機器人在環境適應性、人機交互的自然性和接受度等方面更具有優勢,是通用機器人追求的終極形態。但人形機器人不一定是完全仿照人來設計,因為現階段人形并不一定是商業化落地的最優解,短期內市場上應該還是存在“主體人形”搭配“定制化組件”,例如腿部采用輪式底盤或輪腿組合,上肢采用機械臂,手部為三指靈巧手或夾爪、吸盤等。
目前,人形機器人仍然不夠成熟。硬件方面,頭部公司的人形機器人產品除手部以外,全身有50多個自由度,如果在復雜的環境中行走需要更強大的運動控制能力。此外,電池續航、成本、端側算力等也是機器人規模化應用的重要難題。
許志遠表示,以大模型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突破性發展,為實現通用機器人打開了大門。目前硬件解決方案基本收斂,但軟件算法仍在快速迭代創新,數據稀缺性是機器人能力泛化的關鍵制約。
“大模型的本質是數據驅動,只有基于龐大的數據量來訓練,才能實現智能的涌現。”許志遠表示,機器人大模型與這兩年成熟的大語言模型不一樣,語言模型的數據可以來自龐大的互聯網,機器人還需要物理世界中高精度操作數據,這些數據是互聯網沒有的。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機器人才能大規模走入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