崢嶸歲月夯基礎 開放創新展宏圖
物品編碼拓寬國際商貿路
策劃人:本刊記者 李朝霞 趙建萍
早在1973年4月,零售行業的管理者們就開始選擇使用商品條碼作為產品唯一標識。至今,由國際物品編碼協會(以下稱“GS1”)開發推廣的統一編碼標識系統已在商業領域正式流通了40年。
而在我國,1988年,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化,在中國產品面臨沒有商品條碼而難以出口的窘境下,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正式成立,并代表我國加入國際物品編碼協會,推廣GS1全球統一編碼標識系統。
崢嶸歲月夯基礎,開放創新展宏圖。2013年10月30日,記者在GS1聯合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召開的媒體見面會上獲悉,40年來,商品條碼作為GS1系統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編碼標準,為產品提供了國際通用的、唯一的“身份標識”,全球每天掃描達50億次,每年為全球快速消費品行業節省170億美元。在我國,累計有50萬家企業的5000多萬種產品擁有商品條碼,商品條碼的應用讓中國產品順利走出國門的同時,在改變商品流通模式、提高購物結算效率、提升供應鏈各環節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功不可沒。
剛剛閉幕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適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促進國際國內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市場深度融合。面對新形勢,我國物品編碼工作在參與國際商貿活動中,將又有哪些新任務、新舉措?
在GS1系統商業流通40周年、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成立25周年之際,本刊就國內外物品編碼工作情況、GS1系統應用現狀、在信息化浪潮中GS1的發展新方向等問題采訪了相關人士,編發專題報道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