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鄭昱趙建萍殷秀凱
2012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質量發展綱要》中指出:質量發展是興國之道、強國之策,是企業和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體現。當前,我國的現代制造業產品在加工、倉儲物流、市場流通、用戶使用乃至產品報廢消亡的生命周期中,產品質量的保障有待提升,需要采取信息化手段給予跟蹤追溯,以落實“質量綱要”的目標。采用DPM(直接零件標識)技術實現產品標識,達到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跟蹤追溯已勢在必行。
2013年10月30日,“2013制造業產品質量追溯—DPM技術應用研討會”作為SCANCHINA 2013的主題論壇在青島召開。來自全國交通、汽車、物流、制造等多個行業領域的代表、專家參加了會議。
會上,通過專家和企業分析研究DPM技術在制造業產品質量追溯過程的豐富應用經驗,與參會者共同分享了我國DPM技術在制造行業的應用現狀、應用案例和未來趨勢。以下是部分與會專家、企業代表的觀點匯集,以饗讀者。
統一產品編碼與自動識別標識是現代制造業發展的基石
眾所周知,推進制造業信息化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重要任務,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手段。總體來說,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經過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的建設,已初具規模;但整體信息化水平離支撐制造業發展還有較大差距,制造業信息化技術和集成水平不高,單元技術的應用造成的信息孤島現象還較嚴重,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尚處于初創發展階段,這些問題是制約我國制造業信息化深入發展的突出問題。
我國制造業信息化目前面臨的問題有多方面的因素,但缺乏產品統一編碼與自動識別技術的支撐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從世界制造業發展趨勢來看,全球制造業正朝著全球化、智能化、精細化、協同化、服務化的方向發展,而這一切的基石,就是要在制造業中推進統一產品編碼與自動識別標識。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副主任羅秋科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以下簡稱“編碼中心”)是負責我國產品編碼與一維條碼、二維碼、RFID等自動識別技術管理、研究、推廣應用及標準化的專門機構,促進我國制造業產品質量的提升與信息化的發展是編碼中心義不容辭的責任。從2011年開始,編碼中心把制造業信息化與制造業產品質量追溯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推進,成立了以編碼中心為主、各地分中心、企事業單位參加的汽車摩托車行業的產品統一編碼與DPM技術研究應用工作組;編碼中心與重慶標準化研究院共同承擔了發改委電子商務示范城市中的構建汽車電子商務供應鏈協同示范工程項目,通過打造汽車電子商務供應鏈協同信息服務平臺,為我國制造業信息化與產品質量追溯提供服務。
質量技術能力是提升產品質量的必要支撐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先進制造技術研發部RFID中心主任譚杰
提升制造業產品質量是一項全局性、長期性的復雜系統工程,是企業、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目前我國制造業發展迅速,制造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奠定了我國作為世界制造業大國的地位,但是,產品質量的整體水平距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差距,我國制造業依然“大而不強”,產品質量的提高滯后于經濟規模的增長,如何切實有效地提升我國制造業產品質量已經成為提升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發展水平、增進國民福利而亟待解決的問題。
產品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性問題,從樹立現代質量管理理念出發,以提高質量管理人才素質為手段,認真貫徹落實現代質量管理體系,提升企業信息化水平,將企業質量管理推入全面質量、全過程、全人員參與的質量管理模式之中,緊密圍繞客戶需求和期望,促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企業質量控制與質量管理以及質量監管體系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相應的技術方法作為支撐。標準、計量、檢測檢驗、質量控制技術、質量工程技術等都是提升制造業產品質量的重要技術依托。質量技術能力不僅包括相關工程技術設備與方法等硬能力,還包括組織、計劃、協調、培訓等在內的軟能力。在某些特定的環節和時期,軟技術能力問題更應引起關注。
零部件的 “身份證”我國車企的“通行證”
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秘書處張芃
作為編碼中心和中國自動識別技術協會于2012年3月啟動的“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編碼與標識技術推廣應用專項”工作之一的《汽車零部件的統一編碼與標識》國家標準草案已擬定結束,并正在組織起草組向有關行業及用戶廣泛征求意見,進行相應的補充、修改。該草案規定了汽車零部件統一編碼的數據結構及標識的符號表示方法和標識位置的原則,將適用于各類汽車零部件統一編碼和標識的編制及使用。依據該草案,汽車零部件將按照GB/T16986-2009和GB/T15425-2002中第6.1條對字符串的規定進行編碼,編碼數據由基本數據結構或基本數據結構加上擴展數據結構兩種方式表示。草案還對汽車關鍵重要零部件的本體標識做了特殊規定,要求采用二維碼標識。同時,在編碼符號標識的位置上,草案也給出了相應的要求。
《汽車零部件的統一編碼與標識》國家標準草案的相關要求,將規范并統一我國各類汽車零部件的編碼與標識,并通過自動識別手段實現汽車零部件的追蹤和追溯,有利于汽車廠商售后服務和對缺陷產品的召回,實現零部件和整車企業對供應鏈的全程管理,促進我國汽車零部件和整車企業的誠信和品牌建設,提高我國汽車零部件和整車企業在出口貿易中的競爭力,以及汽車產品后市場的管理與服務。
與草案同時誕生的還有《汽車零部件的統一編碼與標識應用指南》,旨在為汽車零部件的統一編碼與標識的實施提供操作指南,是對《汽車零部件的統一編碼與標識》國家標準草案的必要補充說明。
數據是現代制造業信息化的基礎
上海通友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國夫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制造企業的自動識別技術應用從一維碼向二維碼轉變,企業都加強了對自身產品可追溯的質量管理,包括建立產品檔案,實現召回等。DPM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跟蹤制造質量。每個產品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有了DPM標識就能在其整個生命周期里跟蹤使用狀態。DPM技術可以在金屬、玻璃、陶瓷、塑料、硬紙板上直接打刻二維碼。打刻可用針式打標機、激光打標機或者噴碼機甚至化學蝕刻。由此可見,給產品及其零部件作標識,不僅是產品身份識別的認證,更是企業產品質量監管、跟蹤的必須手段之一,是現代制造業企業供應鏈有效運轉的基礎之一。
張國夫以“MVRCT”為主題,從打標(Marking)、校驗(Verify)、閱讀(Reading)、通信(Communication)、跟蹤追溯(Traceability)入手深入淺出論述了現代制造業要實現信息化必須完整地做到MVRCT五方面的工作。并通過成都航空發動機公司為空客飛機發動機盤環針打的二維碼、上汽通用五菱發動機缸體(鑄鐵)、曲軸(鑄鐵)毛坯面上激光打的二維碼,以及上海大眾動力總成公司與安吉物流公司實時的互聯網平臺,做到工廠每下線一臺發動機,安吉物流公司同步知道,然后做到及時派車運貨;同時安吉物流的倉庫即時安排庫位等案例的分析,更加全面地展示了DPM技術在實現產品周期跟蹤、保障企業順利運營中的積極作用。
將DPM技術導入企業 將應用落到實處
北京科創京成條碼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燕宏生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制造企業已經認識到信息化技術對企業自身業務發展的重要性。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企業業務融合,特別是DPM、二維碼等標識技術可以推動制造業企業具有更完善并具有競爭力的生產過程,實現產品從設計制造、銷售服務到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盈利,從而使企業在整個生產環節中具備了更多的競爭優勢。
燕宏生從技術的角度,闡述企業為何要使用DPM技術。他指出,當產品與標識分離后,仍需要可追溯性;產品太小而不能應用傳統條碼標簽標識;特殊環境,不能應用附加標識手段;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標識需保持可讀性等諸多因素存在時,DPM作為一種標識技術,通過DPM標識生成設備在產品上生成DPM標識,并通過識讀設備讀取標識中的信息,提交給管理信息系統,從而提高效率、節省成本。
當制造企業真正落實DPM技術導入企業的生產中,需要考慮的重點事項有:標識方式、位置及尺寸、標識的內容及信息量;供人直接識讀的標記;標識對產品表面產生的影響;在制造過程中何時進行標識;將標識系統集成到生產過程;標記在何時識讀;選擇什么樣的識讀設備;標記識讀時所需的讀取條件;生成、識讀設備與應用系統的集成等諸多方面的細微環節。只有充分認識到這些問題,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DPM技術,為企業信息化建設添磚加瓦。
市民融合服務平臺:讓智慧城市更便民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終端及移動技術集團技術總監郄勝強
目前,中國政府正經歷著由管制型政府向管理型政府,再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中國的政府信息化建設,伴生于這兩個轉變,它既是政府改革的需求,又是政府改革的表現。
中國政府信息化正逐步跨越基礎設施、應用系統建設階段,進入資源整合階段。整合趨勢體現在基礎設施、業務和信息三個層面,業務優化和信息規劃成為決定信息化成敗的關鍵因素。政府如何能在IT變革發展時期,利用智慧城市的建設更好服務民生和發展經濟,服務提供商做好最好的接入體驗、應用體驗、服務體驗和終端體驗是贏得未來的關鍵。
神州數碼作為智慧城市專家,近些年來一直實踐著智慧城市的建設,其中包括智慧城市咨詢、智慧市民服務建設和運營業務(市民服務、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民生)、智慧城市信息資源交換與共享平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運營平臺。神州數據通過資源優勢(面向全國推廣的智慧城市內容資源,頂級的智慧城市專家咨詢團隊,完善的、本地化運營服務團隊,覆蓋全國的零號業務拓展能力,從政府到服務提供商的戰略合作能力),利用新興的信息通訊技術,打造新型的公共服務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基于云計算的市民融合服務平臺體系,根據服務專題資源的實用性、可用性及準確性,基于市民的迫切需求和常用需求,對服務資源按照主題進行分級細化梳理,建立規范化的服務主題分類,提供面向服務化主題的規范化服務。
政府公關服務正由以“服務功能完善、服務內容豐富”為特征的“功能驅動型”階段向以“服務獲取便捷、服務信息精準”為特征的“效率驅動型”和“服務模式創新、服務品質提升”為標志的“創新驅動型”發展階段邁進,市民融合服務項目將成為公共服務跨越轉型的新引擎。
《中國自動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