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浙江紹興作為“互聯網+‘監管+風險+信用’”三位一體國家級試點,由紹興市市場監管局牽頭,33個行政執法部門和6個區縣(市)政府聯合推動執法監管平臺建設,實現掌上執法平臺使用100%全覆蓋,已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5月29日,紹興市推進“互聯網+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紹興召開。紹興市委常委、副市長欒國棟出席會議并講話,紹興市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永明總結部署全市“互聯網+監管”應用工作。各區、縣(市)設立分會場,市、縣推進行政執法監管平臺應用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管負責人共200余人參會。
在充分肯定前期“互聯網+監管”推進工作的同時,會議要求各地各部門牢固樹立數字化轉型整體性智治監管新理念,深化“放管服”,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攻堅克難,對標對表,進一步推進“互聯網+監管”執法平臺深度應用,助力打造現代政府。
一、“互聯網+監管”執法平臺全面覆蓋。目前,紹興市監管事項梳理、監管對象信息歸集工作已基本完成,監管“一張清單”的運行機制基本建立,掌上執法實現全市貫通,平臺上線后執法人員賬號開通率、激活率100%、掌上應用率等多項主要指標領跑浙江省。
二、“互聯網+監管”強調智治理念,助力打造現代政府。依托浙江省執法監管平臺這一載體,大力推進與基層治理四平臺、投訴舉報平臺、風險監測預警系統等的對接,紹興市逐步實現“市場監管內部系統集成—7個重點執法部門系統集成—其他執法部門系統集成”全覆蓋。截至目前,已歸集各類信用信息數據8.2億條,開發完成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18個行政執法部門、23個企業信用分類專項模型及相關功能。
三、“互聯網+信用+監管”提升治理水平。自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國家試點落地紹興以來,紹興市積極設計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指標體系,梳理出105個企業信用風險指標,并構建算法模型,以“通用+專用”的融合模式為核心,分領域按企業信用水平、風險水平實施分類監管。通過試點先期試用和迭代升級,問題檢出率從34.9%提升到56.8%,試點成效也已初步顯現。通過對企業信用進行數字化監管治理,有助于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規范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魯利軍 浙江省紹興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