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三江侗族自治縣位于桂、湘、黔三省(區)交界處,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也是廣西唯一的侗族自治縣,素有“中國侗族在三江”“千年侗寨·夢縈三江”的美譽。
為幫助三江縣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柳州市市場監管局和三江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推進高質量發展 助力脫貧攻堅”戰略合作協議(框架),將質量強縣戰略納入三江縣域發展戰略核心,開展綜合質量服務“一站式”服務,充分發揮標準引領、支撐產業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以質量標準為基礎、質量檢測為支撐、質量品牌為載體、質量治理為保障,做優做強三江茶葉、三江油茶和三江林木(兩茶一木)及高山魚稻和高山稻魚(種稻養魚)縣域特色優勢農業產業,補齊新興工業產業質量基礎設施能力建設短板,加快推進民族風情特色旅游服務業發展,打造區域優勢品牌,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效助力侗寨精準脫貧。2019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3.92億元,同比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48.60億元,同比增長16.3%;財政收入6.30億元,同比增長39.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1億元,同比增長1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79億元,同比增長6.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10元,同比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572元,同比增長10.1%。
1.推進三江茶葉標準化建設助力精準脫貧
指導三江縣茶葉創建第四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018年11月起草發布了《地理標志產品 三江茶》廣西地方標準,對實現三江縣茶產業的規范化、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品牌化發展起著積極的推進作用,使得三江茶從茶樹種植、管理到茶葉的采摘、加工,即從“茶園到茶杯”都有嚴格的標準化程序規范,茶葉的產量與質量,有效保障了三江茶地理標志產品品質,2012年11月,三江茶獲批準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對三江茶的品牌建設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提高茶農收入,促進了三江縣特色產業發展和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十分明顯的成效。
茶葉產業是三江特色優勢主導產業之一,也成為了三江縣產業扶貧主要措施、農民增收主要經濟來源。2019年,三江縣茶園面積達18.8萬畝,干茶產量1.46萬噸,產值16億元,建有國家茶葉標準示范園4個、廣西茶葉標準示范園2個、三江茶產業廣西五星級(核心)示范區、茶葉出口基地1.2萬畝。通過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48395戶農戶,198282人實現產業化經營,分別占全縣53.89%、50.07%,促進農民增收。全縣有6.5萬戶農戶種茶,從業人員25萬人,占全縣戶數的66.6%;其中種茶貧困戶有16066戶,覆蓋貧困戶總數的61%。
三江縣先后榮獲“中國名茶之鄉”“全國十大生態產茶縣”“全國重點產茶縣”“全國茶葉旅游特色區”等稱號,“三江春”被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列為2016年-2018年推薦區域公共品牌。中國三江茶城每日茶葉成交量約30噸,交易額達240萬元,年成交易額達7.8億元以上,成為桂湘黔交界處專業的茶葉集散市場。
2.推進三江茶油標準化建設助力精準脫貧
指導三江縣油茶創建第六批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制定《地理標志產品 三江茶油》廣西地方標準,提升了三江茶油地理標志產品品質,2017年5月,三江茶油獲批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三江縣油茶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項目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實現了財政增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三增”目標。
三江茶油產業的蓬勃發展,不僅有力地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還成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的又一重要渠道。目前全縣油茶林總面積61.7萬畝占有林面積的24.8%,占經濟林面積的94%,覆蓋全縣行政村,33萬農村人口,農業人口人均油茶林面積1.8畝。其中86個貧困村34萬畝,貧困戶開發油茶產業覆蓋率已達61%以上。2019年全縣油茶籽總產量1.91萬噸、總產油3824噸、總產值4.52億元。
三江縣現有油茶經營面積位居廣西第一,具有“廣西油海”之稱。2001年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油茶之鄉”的稱號,2007年又被國家林業局確定為全國“100個經濟林(油茶)產業示范縣”之一。
3.推進三江稻田養魚標準化建設助力精準脫貧
指導創建三江國家稻田養魚標準化示范區,編制了標準體系框架結構圖,創新建立了稻田養魚旅游標準子體系,包括通用基礎標準子體系、農產品生產標準子體系、旅游服務標準子體系和經營管理標準子體系等標準體系,指導制定發布《三江稻田鯉魚養殖生產技術規程》廣西地方標準,確保稻田養魚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均有標準可依,確保三江稻田鯉魚的品質,2017年三江稻田鯉魚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
三江縣積極推進農業和旅游深度融合,把生態資源與旅游資源優勢充分結合起來,把稻漁綜合種養產業與特色民族風情旅游產業有機聯動起來,以“稻魚節”“侗族多耶節”節日為契機,大力發展以“賞田魚、抓田魚、烤田魚、品田魚”為主的鄉村休閑旅游,增加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的附加值,促進產業增值農民增收。
目前,三江縣種稻養魚面積達7.66萬畝,已建成5個稻田養魚標準化核心示范基地,核心示范區面積2880畝,畝產鮮魚52公斤、稻谷460公斤;較試點之前,示范區項目每年每畝增收3000元以上,農戶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示范基地農業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土地資源利用率達95%以上,“廣西三江模式”在全國全省推廣。
4.推進三江旅游標準化建設助力精準脫貧
緊密圍繞三江縣旅游產業,先后組織制定《三江侗族自治縣民俗節慶管理規范》《三江侗族自治縣農家旅館服務質量要求與等級劃分》《三江侗族自治縣旅游演藝管理服務規范》等9項旅游服務類廣西地方標準。建立健全旅游服務標準體系,創建旅游標準化示范縣,推進旅游產業提檔升級,打造三江“千年侗寨,夢縈三江”的旅游品牌形象,推動三江縣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2016年,三江縣確定為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實現從旅游資源大縣向旅游經濟強縣轉變。先后榮獲“全國先進文化縣”“中國最具民俗特色旅游縣”“中國最佳民族原生態旅游目的地”“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縣”“廣西特色旅游名縣”等稱號。2019年,全縣接待游客1000.55萬人次,同比增長11.02%,旅游總收入80.59億元,同比增長11.16%。特色旅游業的強勁發展,極大地促進了三江縣的脫貧攻堅,2019年,全縣實現8381戶貧困戶共36709貧困人口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下降到了1.99%。(通訊員 韋春岸 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