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牢防疫復產生命線
——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疫情期間精準服務保障口罩生產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1月13日上午,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結表彰大會在杭州隆重舉行。大會表彰了940名“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300個“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50名“浙江省優秀共產黨員”、100個“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以及117名“浙江省擔當作為好干部”。其中,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榮獲“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浙江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兩項表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口罩”成為最緊要急需的防護物資之一。一罩難求,質量先行。面對非常時期原材料供應嚴重不足、產業工人極其短缺、新轉產企業技術支撐薄弱、細分領域生產標準不明確等突出問題,如何有效防止魚目混珠、以次充好、良莠不齊等現象,確保浙江省企業生產的“口罩”質量上絕對過硬、絕對安全、絕對放心,成為直接影響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關鍵一環,也成為擺在行業主管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在嚴峻疫情下,為了確保浙江省關鍵防疫物資數量供得上、質量過得硬,浙江省輕工業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將把牢口罩生產“質量”生命線作為頭等大事,主動擔責,積極作為,精準打出了一整套保質量、促生產、助防疫的組合拳。
在“口罩轉產保供應”上出實招
疫情之下,作為個人防護的“第一道防線”,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的需求量激增。面對口罩等防疫物資緊缺,浙江省領導明確指出,作為紡織大省,要盡快組織紡織服裝企業轉產口罩。作為浙江省內專業權威的質量檢驗機構,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被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物資保障組委以重任,即完善標準、規范工藝、幫扶企業、服務轉產。
今年2月11日,浙江轉產口罩企業對接會在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召開,十多家紡織和原料龍頭企業,確定先走一步從生產服裝轉為生產口罩。會議同時明確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為轉產口罩企業專業技術指導機構,幫助企業用最短的時間形成產能。
任務重大緊急,現場會后,院黨委貫徹落實轉產口罩對接會精神,以及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定人、定點、定責、免送樣、免費用”的“三定兩免”工作機制,連夜起草《服務轉產民用口罩生產企業行動方案》,搭建檢驗服務、技術攻關、入企指導、信息專報、后勤保障“一班五組”工作架構,組成由15名人員組成的轉產企業技術服務專班。服務專班組成4個片區服務組,制定“三表一要點”流程,第一時間掌握企業困難,發揚連續作戰精神,“白+黑”“5+2”,為省級定點的25家轉產口罩和熔噴布企業提供全方位、全天候服務。一周以內,院直接服務的15家轉產口罩企業全部開始批量生產,不到20天的時間里,日產口罩最高時可達630萬只,推動浙江省成為率先實現日產千萬只口罩省份,并得到浙江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物資保障組表揚和認可。
在“工藝技術把關口”上強實效
口罩產品雖小,對質量要求卻很高,轉產紡織服裝企業在技術方面完全是空白,急需技術指導。浙江省輕工業質檢院在口罩質量檢測方面實踐經驗很豐富,但是對口罩的生產、技術工藝等生產實踐應用環節技術并沒有做過系統化的整理,現在要給轉產企業當“師傅”,緊急啟動技術攻堅是唯一的選擇。
由博士、高工領銜的技術攻堅組在科研攻關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院博士團隊通過查閱資料,梳理日常檢驗中的數據庫和技術標準,結合前幾年的調研成果,技術攻堅過濾效率、防護效果等核心項目,全力確保轉產企業生產的口罩在防護有效性、佩戴嚴密性等關鍵指標上符合要求。院博士團隊花了一個通宵編寫出了企業急需的第一份技術文件——《口罩質量要點》。緊接著,《日常用防護口罩生產工藝指導書》《浙江省緊急防護民用口罩生產指南(暫行)》《防護服質量要點》等10余份技術資料也接連攻堅完成。技術文件全部下發到相關企業,統一的材料品質要求和驗收方法,統一的口罩生產縫制加工工藝,對加快防疫物資生產進度、強化質量控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時,疫情期間,院技術團隊創新服務模式,通過直播網課宣貫、一對一電話咨詢指導、多對多服務平臺咨詢、短信群發等方式為轉產企業提供技術幫扶,為浙江省2000余家口罩生產企業解讀標三準、把控生產工藝,嚴把技術關口,解決技術問題100余項。
隨著海外疫情蔓延,為了助力口罩企業出口抗疫,針對口罩生產企業對出口各國口罩準入門檻和運行機制不了解,對出口國口罩標準不熟悉等問題,技術團隊開展全球市場準入要求和口罩標準搜集和比對,根據出口地區和國家提供一對一的建議,助企迅速掌握出口要點;通過郵件的形式為國內外企業提供各類咨詢服務,處理郵件8000多封。
在“檢測把關穩質量”上使全力
全省百姓用的口罩都在等待檢測,任務刻不容緩。應對爆發式增長的口罩和防護服質檢需求,省輕工業質檢院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緊迫感,全力保障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檢驗檢測工作。
疫情期間,省輕工業質檢院加快數字化轉型,加碼服務系統的信息化改造,升級院“天天檢服務平臺”并對接“浙里檢”,以“網上受理+快遞寄送”的方式,迅速建立起“一次不跑,報告到手,事事辦好”的口罩專項快速檢測通道。
非常之法用于非常之時,省輕工業質檢院打破常規工作模式,成立口罩應急檢驗專班,跨部門協作,從全院9部、所抽調精兵強將上百名,集全院之力保障口罩檢測工作。專班成員實行工作日“兩班倒”,節假日“輪班制”,工作日檢測服務時間從早上7點到晚上10點不間斷,工作時長比平時增加一倍,節假日和周末每天安排一半人員上班,全院人員加班加點,傾力做好檢驗檢測、電話咨詢、報告編制組、賬單核對等工作。檢驗檢測組的同志做到樣品隨到隨檢,每天在崗時間都在13個小時以上,真正做到了“天天檢”,受理和分樣當日清。100余名干部職工連續奮戰5個多月,共計檢測口罩30000多批次,一系列的努力穩定了企業投產口罩的決心。
在“執法支撐顯作為”上敢擔當
口罩,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資源,由于生產口罩的主要原材料短缺,各種無防護功能的口罩和不具有過濾效率的原材料流入市場,對疫情防控造成了極大影響。針對此情況,全國的各級執法機構,公安局、檢察院、法院和市場監管部門紛紛亮劍執法,查處了多批假冒偽劣口罩和生產口罩的主要原材料。
省輕工業質檢院充分履行公益職能,為各級政府部門執法一線的同事提供業務技術咨詢,為協助執法人員打擊售賣劣質口罩、哄抬價格牟取暴利的犯罪分子提供有力支撐。在院服務的眾多政府部門中不乏貴陽、內蒙古、黑龍江、四川等外省的政府部門。因無法面對面交流,院技術人員就采用微信的方式進行線上輔導,針對各類技術問題,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在線“授課”,并進行細致的講解和說明。在微信群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為該院技術人員豎起大拇指,連連表示省輕工業質檢院就是他們執法打假路上堅實的技術“靠背”。
為保障復工復產復學,省輕工業質檢院又在全國率先發布兒童口罩團體標準(T/ZFB 0004-2020《兒童口罩》浙紡標團體標準),規范兒童口罩生產和質量控制,為推動兒童口罩的規范化生產提供行動指南,為保障市場在售兒童口罩的質量安全提供執法依據。兒童口罩團體標準發布當晚在新浪微博熱搜排名前三,閱讀量突破3000萬人次,累計閱讀量1.7億。
疫情期間,省輕工業質檢院共計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理各類口罩和防護服的假冒偽劣問題提供執法檢查報告1200余批次。
在“材料替代破短缺”上想辦法
疫情之下,口罩生產的核心原料熔噴布供應短缺,口罩生產企業“一布難求”。省輕工業質檢院抓住這一關系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點問題精準解決。
院技術攻關團隊憑借多年的科研經驗挑選了五種過濾材料進行比對。經過多次反復檢測和測試后,技術團隊發現,聚四氟乙烯覆膜不僅能夠達到口罩用過濾材料的效果。關鍵是,通過簡單高溫消毒、蒸煮消毒,該材料可以反復使用。其高效、易清潔的性能,優于同等級別的熔噴布。院專業技術團隊形成《聚四氟乙烯覆膜材料用作口罩過濾材料的研究》等研究成果并付諸實踐。技術團隊幫助該新材料生產企業——浙江朝暉過濾對新材料生產工藝進行改進,通過降低覆膜厚度,提高孔隙率,使得新材料的呼吸阻力等各個指標均達到口罩用標準。
在新材料推薦發布會上,浙江省經信廳向十余家口罩生產企業宣布替代熔噴布防疫新材料研發成功的消息。當時,省輕工業質檢院服務的15家轉產口罩企業先行先試,用上了新材料投入口罩生產。新材料被列入浙江省口罩材料名錄,有效緩解熔噴布供不應求及市場價格偏高現狀。
從春節大年初三開始,累計為2000余家防疫企業開展技術咨詢,解決口罩工藝、材料、技術問題100多項,減免檢測費用2000余萬元。該工作得到省領導的充分肯定,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物資保障組專門發來感謝信,對輕工院防疫保障工作表示肯定。(魯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