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12月26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在全國率先出臺了《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快質量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三年來,各地各部門把《意見》作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遵循,凝心聚力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11月13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質量強省和標準化戰略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普增介紹了河北省質量發展取得的主要成果。截至目前,《意見》明確的59項重點工作已完成55項,占比93.22%,其余4項將于11月底如期完成;2018年該省制造業競爭力指數達到84.18,進入中等競爭力階段;累計制定發布標準2831項,位居全國第二;發布“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結果2494項,全國排名第四。
質量目標實現新突破
堅持目標導向,注重標準、質量、品牌、信譽聯動提升,統籌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城鄉建設管理和政府服務“六大質量”協調發展,“六大質量”和質量提升“十個專項行動”任務目標實現了新突破。全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比例達到了10∶39∶5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長,生活水平不斷改善。三年來,全省建成省級文化產業園區30個,國家級文化旅游產業園區1個。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19%,設區市細顆粒物濃度下降34%以上,森林覆蓋率達到35%,大氣質量為近年來最好。
質量發展形成新格局
著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聯合、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質量工作新格局,形成了全社會共抓共促、共管共享的良好環境。為深化《意見》落實,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農業廳、省商務廳先后制定轉型升級、科技創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行動計劃,形成了配套完善的省政府系列三年行動計劃。每年組織政府質量工作考核,將考核結果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主要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以及部門績效考核指標體系。不斷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各級投入質量強省、質量強市、質量強縣建設經費逐年增加。連續三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開展質量工作督導和任務評估,查弱項、補短板,壓責任、強擔當,增強了領導干部抓質量發展的使命感責任感。利用“質量月”“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時機,推動質量文化宣傳進學校、進黨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商場等“五進”活動,全省各地各部門開展各類質量文化宣傳活動2400多場次,“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認知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質量提升取得新成效
聚焦主要行業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等部門扎實開展制造業質量提升行動,2018年該省制造業競爭力指數達到了84.18,首次進入了中等競爭力階段。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深化農產品食品藥品質量提升行動,開展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僅今年10月份,全省檢查市場經營主體36450家,抽檢8858批次,確保了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省住建廳推行以超低耗能綠色建筑為重點的工程質量提升,城鎮新建綠色建筑占比達到92.09%,居全國首位。大力開展藍天凈水綠地環境質量提升,全省大氣質量明顯改善,10個設區市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積極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服務效能大幅提高,“證照分離”“多證合一”等政策落地實施,省市縣三級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逾93%,全省各級企業注冊時間全部壓縮至1個工作日。三年來,唐山、衡水、邢臺、遷安、撫寧等地先后獲國務院“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通報激勵。2018年3月,秦皇島市成為京津冀首個命名“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的城市,廊坊市、滄州市、衡水市和正定縣、定興縣、黃驊市、遷安市的“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創建活動也在積極有序推進。
聚焦重大戰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落實省委《關于創造“雄安質量”的意見》,在城市建設管理、生態文明建設、高端高新產業和科技進步發展、公共服務、政府治理5個方面開展雄安標準體系建設。立項《河湖生態清淤工程技術規程》等9項省地方標準。深化京津冀“3+X”標準協調發展模式,發布京津冀協同標準54項。積極推動冰雪產業標準建設,積極支持企業、組織參與冰雪運動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28項。高標準完成了北京大興機場臨空區、起步區、綜保區的13個專項規劃并全部印發實施。
聚焦重點區域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在全省產業集群中選擇26個重點區域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建立重點區域質量提升包聯機制,召開“全省重點區域質量提升現場會”,總結推廣“十一步工作法”,得到市場監管總局的肯定。今年下半年,根據疫情防控形勢變化,組織省計量院、省質檢院、省標準化院、省藥檢院、省食品院、省特檢院的專家團隊,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110多家企業開展“一站式”精準質量技術服務,受到了企業的歡迎和地方政府好評。
質量基礎獲得新發展
持續加強質量技術基礎設施能力建設,積極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新動能,為服務社會和企業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圍繞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城鄉建設管理、政府服務等六大領域初步建立了適應高質量發展的“六大標準體系”。自2018年以來,全省主持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524項,批準發布省級地方標準720項,累計達到2831項,位居全國第二。扎實推進“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累計發布對標結果2494項,全國排名第四。積極推進系列技術標準創新族研制活動,下達兩批24個系列技術標準創新族研制項目;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到今年底全省將發布58個企業標準“領跑者”。
全面實施質量管理升級工程,積極開展質量提升“一十百千萬”活動,指導19146家企業實施質量管理體系升級行動,推動2145家企業導入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幫助2.15萬家中小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在全省1562家規模以上企業設立了首席質量官。
注重培樹各行業高質量發展標桿典型,先后有108家組織和86名個人獲得省政府質量獎。中鐵山橋集團、東旭集團、解放軍四七二三工廠理化室、石家莊君樂寶乳業公司和保定汽車總站郭娜陸地航空班等4家單位和1名個人獲得“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培育全國馳名商標357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70個、中華老字號27個。
全省國家級實驗室增加到16家,省級以上各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研發中心等達到3629家,檢驗檢測機構達到2307家,覆蓋了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領域。有效認證證書數94270張,證書涉及組織數29560家。社會公用計量標準考核數量309項,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總量達到3289項,授權專項計量標準479項,居全國前列。全省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為4.32件,全省有效發明專利量為32803件。良好的基礎、優質的服務,為河北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
質量監管有了新增強
協調有關部門針對市場監管新特點,梳理相關法律、法規328部,各類許可、強制、監管、處罰事項612項,制定了8個清單,明晰了權責邊界,法規制度體系更加健全。全省101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縣建立了覆蓋全域、全過程的質量安全監管制度,9萬家農產品、農資生產經營單位納入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平臺。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國率先開展“認證亂象”和檢驗檢測機構全覆蓋檢查,出重拳打擊“假檢驗、假報告、假數據”,有效凈化了市場環境。全省已有18.19萬戶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3.04萬家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并全部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河北)公示。
新聞發布會上,河北省市場監管局質量發展局、標準技術管理處、標準創新管理處負責同志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何佩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