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市場監管系統首次召開科技大會
加快跨越發展提升市場監管科技在浙江高質量發展中的貢獻度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張律 記者曹吉根)研發便攜型高濃度顆粒物監測設備在疫情期間打破了口罩防護檢測儀關鍵部件進口依賴;高性能非金屬管道設計制造關鍵技術開發及應用,獲浙江省2019年度科技進步一等獎……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科技也是市場監管部門有別于其他行政部門的一個重要屬性。3月24日下午,浙江省市場監管系統首次召開科技大會,全面落實“科技強局”戰略部署,全系統參會人數達近萬人,規模空前。
會議發布了《浙江市場監管科技工作白皮書(2020年)》(以下簡稱《白皮書》)和《浙江市場監管科技事業發展藍皮書(2021年)》(以下簡稱《藍皮書》)。《白皮書》對全省系統科技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對2020年及“十三五”時期的經驗和成績進行了總結回顧,《藍皮書》展現了系統在“科技強局”戰略框架下的科技事業發展藍圖,將搭建起未來市場監管科技工作的“四梁八柱”。
2020:強化“科技強局”戰略部署,迎接“十三五”大豐收
2020年,浙江省市場監管局作出全面實施“科技強局”戰略的決策部署,將科技工作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技術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市場監管前列。目前浙江省系統擁有技術機構162家,建有下沙、海寧、紹興濱海等多個綜合檢測基地,實驗室面積89萬平方米,建成了52家國家質檢中心、107家省級質檢中心和106個“一站式”NQI平臺,建立了覆蓋浙江主導產業5萬多個產品和參數的檢驗檢測等十大類計量量傳溯源能力。
聚焦市場監管科技在高質量發展中的供給作用,浙江市場監管部門聚力裝備、人才、科研升級,從硬件和軟件兩個維度同步發力。科技裝備更趨先進,先后引進和自主研發了長輸管道內檢測系統、三重四極桿復合線性離子阱串聯質譜儀、極端環境下金屬材料性能測試裝備等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儀器裝備,配置了10米法電波暗室、1MN靜重式力標準機等一大批高精尖科技裝備。人才結構不斷優化,高級人才比例進一步提升,目前全省系統有專業技術人員9000余名,是“十二五”時期的兩倍,成為技術人才最多的部門之一。其中正高工149名、副高工1463名、博士115名、碩士1719名,均接近“十二五”時期的三倍。科研投入持續加大,“十三五”期間,全系統累計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878項,涉及合同金額4.1億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等各類國家級科技項目50余項。創新質量繼續提升,2020年,5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獎,實現一等獎零的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舉辦2次2020浙江科技成果競價(拍賣)會市場監管系統專場活動。“十三五”時期,全省累計發布標準2272個、發表中文核心期刊以上的科技論文1433篇、完成專著163本、獲得國家專利授權963件、完成軟著123件。在此基礎上,共取得各級科技獎勵等榮譽264項,完成橫向項目1535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55個,金額總計近6億元。
目前,浙江市場監管系統有省級重點實驗室8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等研發類載體28個,公共服務類平臺68家,已成為浙江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杭州市圍繞防疫物資、亞運會保障等重大事件,加強安全用藥、質量安全等載體建設;寧波市根據制造業發達、產業經濟跨度較大的特點,重點建設綜合性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溫州市圍繞當地皮鞋、服裝、光電等特色產業建設各類創新載體;湖州市打造木制品、坐具、食品調味品等特色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嘉興市積極為經編、太陽能光熱產業提供培訓、檢測和研發等服務;紹興市重點建設紡織化學品、金屬腐蝕防護重點實驗室,促進了科技向生產力的快速轉化;金華市圍繞汽車零部件優勢產業重點建設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公共服務平臺;衢州市圍繞空壓機行業研發、加工、制造、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產業鏈,爭取空壓機及氣動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落戶;舟山市建設現代海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臺州市構建水暖器材、智能流體、模具等特色產業創新服務體系;麗水市引入NFC物聯網、地理信息、大數據分析等現代技術,建設“一庫五端+微信子平臺”。
2021:深入推進“1+7”體系,推進十項科技任務
2021年是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科技強局”戰略落地見效的關鍵之年,浙江市場監管部門強調把科技工作同各項業務工作同步謀劃、協同推進,確保取得更多標志性成果。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系統將繼續聚焦“科技強局”戰略,著力構建科學的指標體系、完備的工作體系、協同的政策體系和精準的評價體系。對標先進,勇爭前列,按照努力打造市場監管科技創新“浙江高地”的目標,進一步提升市場監管科技隊伍在浙江重大戰略舉措、質量安全監管、經濟高質量發展、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貢獻度。
將出臺“1+7”的配套政策體系。“1”,即《關于全面推進科技強局戰略的實施意見》;“7”,從能力建設、載體管理、項目孵化、人才培養等維度,出臺《關于加強檢驗檢測能力建設的意見》等7個新政,完善科技政策。
要加快省級技術機構跨越發展。圍繞“大院名所”建設目標,加快推進省質量基礎計量創新基地、方圓集團檢測認證總部基地等省級機構重點項目建設。省級技術機構要拉長市場服務鏈條、優化市場業務布局,加快構建全產業鏈整體技術服務能力,加快提升規模效應,打造擁有一流科技裝備、一流人才團隊、一流平臺載體、一流創新成果,與浙江經濟社會發展要求相適應、綜合實力領先全國的綜合性品牌機構。
要加強質檢中心規范管理。加強對全省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產業發展趨勢的分析研判,特別是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十大標志性產業鏈打造等需求,進一步優化質檢中心布局。推動9個國家質檢中心、6家省質檢中心建設,全面梳理現有省質檢中心建設發展情況,對管理不規范、經營不善、科研不力、產業基礎弱化的省質檢中心開展分類處置。
將籌建一批重點實驗室。申報一批國家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建設一批浙江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突出激勵性,對新立項的依托于省局直屬技術機構建設的省市場監管重點實驗室給予一次性100萬元補助,依托于市縣技術機構建設的給予一次性50萬元補助。
將打造一批技術創新中心。搶抓生物安全納入國家安全的新機遇,建設一批醫藥科創載體,啟動生物醫藥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長三角醫療器械檢測評價與創新服務平臺建設,推進P3實驗室、疫苗批簽發實驗室、原料藥安全研究中心、中藥種質資源庫建設。在數字計量應用(智能制造)、數字市監與服務、流體裝備及檢測技術、核工程材料檢測和評價技術等領域申報一批國家市場監管技術創新中心。
要建設創新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支持浙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和省計量院共建市場監管科技成果交易運營中心,建設有形與無形相結合的新型科技成果運營平臺。計劃通過科技成果拍賣等形式完成科技成果轉化15項,轉化總金額600萬元。
要推進“浙里檢”應用迭代升級。以質量管理、知識產權、品牌建設和其他市場監管涉企業務功能為延伸,全面迭代升級“浙里檢”應用,全年“浙里檢”平臺實現20萬訂單。
要實施科技項目“雛鷹計劃”。按照“服務產業、好中選優、分級分類、結果導向”的培育原則,每年孵化初級項目不少于30項,遴選核心項目不少于20項,引進重大合作項目不少于10項。核心項目以及重大合作項目,給予扶持資金每年不少于100萬元;初級項目,連續三年給予扶持資金每年不少于30萬元。
將組織開展創新人才遴選。在浙江省市場監管系統的技術專家中遴選一批浙江省市場監管系統學科帶頭人和創新團隊。創新人才的遴選堅持與培育科技項目相結合、與培養青年人才相結合。
將開展檢驗檢測技能大比武。聯合人社、總工會、團省委等部門,在微生物檢測、計量檢定、電梯檢驗檢測和標準化技能等領域組織開展檢驗檢測技能大比武活動,營造學起來、用起來、比起來的良好氛圍。同時還將繼續開展“科技尖兵”“檢驗檢測技術能手”等選樹活動,充分調動量大面廣的一線檢驗檢測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快培養一批技術突出、技藝精湛的質量檢測人才。
當天的會議還表彰了系統科技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為從事系統科技工作30年以上代表頒發榮譽證書,并就科技工作交流了先進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