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年來,“全谷物”被頻繁提及,“全麥”“全谷物”“麩皮”等字眼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食品包裝上。然而,《中國消費者全谷物認知狀況報告 2021》顯示,3/4的消費者不知何為全谷物。那么,到底什么是全谷物?什么食品才能稱為全谷物食品?全谷物究竟好在哪兒?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專家為您一一解答。
什么是全谷物?與粗糧、雜糧有區別嗎?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定義,全谷物是指沒有經過精細化加工或雖經碾磨、粉碎或壓片等處理,但仍然保留了完整的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麩皮等天然營養成分的谷物。常見的全谷物有糙米、燕麥、小麥、小米、大黃米、高粱、黑米、紫米、薏米等,包括已經磨成粉或壓扁壓碎的谷物,比如全麥粉、燕麥片等。常說的粗糧是相對精米白面等細糧而言,粗糧主要包括谷物類(玉米、高粱、小米等)、雜豆類(黃豆、綠豆、紅豆等)和塊莖類(紅薯、馬鈴薯、山藥等),范圍較全谷物廣。雜糧通常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四大作物以外的糧食作物,包括禾谷類(大麥、燕麥、小米等)和雜豆類(蠶豆、豌豆、小豆等)。
什么是全谷物食品?
2020年,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團體標準《全谷物及全谷物食品判定及標識通則》對全谷物食品做出了定義:
1、100%全谷物食物:谷物是除水及加工工藝必需的添加劑(如酵母)外唯一配料來源,且谷物原料100%來自全谷物;
2、全谷物食品:谷物為主要原料且不是唯一配料來源時,以谷物、水及其他配料制成的谷物制品,全谷物是除水外第一配料,且不少于食品總質量(以干基計)的51%;
3、含全谷物食品:以谷物、水及其他配料制成的谷物制品,全谷物是谷物的主要來源,不小于谷物原料的51%且大于食品總質量(以干基計)的25%。
為什么要提倡全谷物食品?
膳食指南中明確指出:在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的基礎上,建議每天攝入全谷物和雜豆類50g~150g,堅持谷類為主,特別是增加全谷物攝入,有利降低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結直腸癌等與膳食相關的慢性病發病風險,以及降低體重增加的風險。
谷物中的較多營養物質集中于胚芽層和麩皮層,與精制谷物相比,全谷物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維生素E、鈣、鐵等礦物質以及黃酮、多酚等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學物。許多研究表明,擁有更高營養素密度的全谷物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降低血糖、血脂,提高抗氧化能力。
全谷物食品誤區
誤區1:全谷物食品一定健康
判定一種食品是否健康,不僅取決于原料,其配料和加工方式也尤其重要,全谷物食品依舊可能具有高糖、高鹽、高油等屬性,因此購買時還是需要關注配料表以及營養成分表。
誤區2:只吃粗糧,不吃細糧
多吃全谷物有益健康,但如果吃太多,可能會增加胃腸道負擔,并影響蛋白質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時間長了容易造成營養不良,反而對身體不利。建議全谷物與細糧按照個人需求搭配食用。(陳軍 通訊員 熊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