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喬燕強 記者 秦海峰)今年上半年,山西省市場監管局結合該省產業特點和監管實際,充分發揮市場監管優勢,運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證后監管、“雙隨機、一公開”檢查等監管手段,持續加強對重點工業品質量的安全監管,守牢質量安全底線。目前,山西省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形勢總體平穩可控。
創新監督抽查機制方面,堅持問題導向,服務民生需求,建立“基層點、上級抽、逐級補”監督抽查新機制,彌補基層監管短板,打造全省監督抽查“一盤棋”工作格局。首先是制定年度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管目錄,共涉及13類206種產品;其次是健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機制,出臺了《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工作規范(試行)》,明確職責分工,規范工作文本,完善招標方式,強化后處理和樣品處置,加強過程監管,提高信息化水平,形成生產流通、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監督抽查模式;第三是有序開展監督抽查,對非醫用口罩、化肥、電線電纜、電動自行車、建筑裝飾裝修材料等重要工業品和消費品開展監督抽查,突出檢測有毒有害物質、安全性能等重點指標。
截至目前,共部署了對123種5073批次重點產品的監督抽查,已完成3390批次的檢驗任務,并對監督抽查發現的147批次不合格產品進行后處理。此外,強化信用監管,提高抽查震懾力。推進質量安全誠信體系建設,率先在全國將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信用約束機制有機結合,并對已錄入信用公示系統的641條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實施分類監管,進一步提高監督抽查的威懾力。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今年持續推進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落地見效,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組建省級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專家庫,健全專家咨詢、檢查等工作機制,提高行政決策和技術支撐水平。對通過簡化審批程序、告知承諾取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及時開展后置現場審查和全覆蓋例行檢查,對不符合獲證要求的,依法嚴肅查處。
截至目前,累計審查和檢查獲證企業37家,合格33家、撤證3家、注銷1家。對該省146家獲證企業開展“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檢查,加強證后監管。截至目前,共檢查危險化學品、電線電纜和食品相關產品等獲證企業47家,撤銷危險化學品生產許可證1家。
圍繞重點工業產品治理,筑牢質量安全底線。加強非醫用口罩等防疫用品治理,持續開展全覆蓋監督抽查,多措并舉促進口罩行業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共出動執法人員15626人次,檢查生產經銷企業6858家,發現問題并責令整改21起,立案查處29件,罰沒款26.3萬元。
加強重點工業品治理。針對質量安全風險較高的危險化學品、危險化學品包裝物及容器、防爆電氣等重點工業品,持續開展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開展電線電纜質量安全“聯查聯打聯治”專項整治行動;開展提升水泥產品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專項排查整治。截至目前,累計現場檢查獲證企業666家,發現問題企業169家,已全部限期整改到位。
加強流通領域重點消費品治理。聚焦質量問題高發多發的農村集貿市場、城鄉接合部等區域,強化監督檢查,及時處理不合格產品,追蹤溯源,清理生產源頭,切斷違法銷售網絡。指導大同、呂梁和臨汾,深入開展消費品質量安全“進社區、進校園、進鄉鎮”宣傳教育活動,強化社會共治。
強化質量幫扶,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問題導向、分類處置的原則,開展產品質量技術幫扶“巡回問診”活動。赴運城組織17家化肥企業就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改革及事中事后監管有關政策、標準和技術規范進行宣貫解讀,零距離組織專家和技術機構為企業開展質量問診服務,幫助企業查找梳理產品質量問題癥結39條,整改問題企業11家。
同時,加強與行業部門的協同聯動,強化全領域監管,構建多元共治,互為支撐的協同監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