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記者 傅江平)7月27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推廣借鑒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下稱《通知》),推廣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經濟特區的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通知》列舉有關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共五方面47條,其中的多項內容又與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有密切關系。
記者梳理發現,國家發改委列舉的五大方面的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中,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建立健全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構建以規則機制銜接為重點的制度型開放新格局、創新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供給體制等方面均有不俗成績。其中直接主導或有參與的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有:建立企業除名和依職權注銷制度、推出“秒報秒批一體化”智慧審批、率先形成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探索創新大灣區標準化協同機制、“圳品”全鏈條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等。
“之所以要復制推廣深圳改革創新經驗,是為了利用深圳經驗來提高全國制度創新的邊際效應。”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副所長王振認為,當下是深圳經濟特區四十周年再起航、先行示范區批復兩周年以及第一批40項重要改革試點任務過半的重要節點,深圳需進一步發揮先行示范作用,將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
這些創新舉措有哪些可借鑒之處?據了解,在建立企業除名和依職權注銷制度中,深圳市采取強制退出“失聯戶”“僵尸戶”的做法,對商事主體通過登記的住所無法聯系或者未辦理終止歇業登記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且近兩年未申報納稅的,采取“除名制”;對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依法被責令關閉、依法被撤銷設立登記或依法被除名的商事主體六個月內仍未辦理申請注銷登記的,可以依職權將其注銷。在“秒報秒批一體化”智慧審批創新中,深圳市將申報端“秒報”與審批端“秒批”相結合,申請人可通過刷臉或其他合規方式,由系統調取數據自動填充表單信息,實現即報即批、即批即得。在構建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方面,深圳市出臺《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率先實施懲罰性賠償制度,明確侵犯知識產權行為的違法經營額計算、賠償標準問題,率先界定證據妨礙排除規則的適用標準,破解了知識產權“舉證難”;完善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可以準確查明認定技術事實。在探索創新大灣區標準化協同機制上,深圳市支持在前海合作區以市場化方式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標準聯盟,探索粵港澳大灣區標準生成孵化機制,開展重點領域大灣區標準研制,促進大灣區三地標準互聯互通。
“圳品”全鏈條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則是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主導的一項食品安全建設工程。深圳在2018年正式啟動了深圳市食品安全戰略工程,建立“供深食品標準體系”,推出了高標準、高品質的城市品牌“圳品”。“圳品”以國家標準為基礎,對標國際標準,聚焦基地、土木環境、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可追溯五大方面,搭建了覆蓋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供深食品標準體系,在有效保障深圳市食品安全的基礎上,有效推動全國多地特色農產品產業基地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截至目前,深圳已經評價通過了514個“圳品”,產品基地涉及全國23個省、96個市縣、225個基地。
“經過近3年持續不斷的努力,深圳通過打造標準體系、評價體系、監督檢測體系等三大體系,科學嚴謹地支撐了‘圳品’品牌認可認證的工作機制。”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忠說。在構建了科學的技術支撐體系后,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還加大了“圳品”的宣傳推廣,定期組織開展“圳品”農超對接會及“圳品”進商超、進農貿、進電商平臺等活動,讓“圳品”飛入更多尋常百姓家。
系列創新舉措近年來不斷擦亮了“深圳經驗”這一金字招牌,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的多項相關工作也得到了各界好評。比如“圳品”,全國政協委員林武在2019年提出的《關于構建和實施粵港澳大灣區食品標準體系的提案》中,就將其列入全國政協重點提案,并在第四屆深圳食品安全風險交流論壇中均提到“圳品”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標準體系先行先試的典型案例。隨著《廣東省2020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發布,“圳品”也從深圳市的“圳品”,變成粵港澳大灣區的“圳品”。目前,“圳品”旋風正以“深圳速度”攜“深圳標準”走向全國。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也并未停止創新的腳步。他們正在推動深圳市場監管各項工作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努力創出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在保障民生安全、優化營商環境、保護知識產權、規范市場競爭等方面不斷完善、補足短板,為全國市場監管改革提供更多“深圳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