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當前,各地正值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是農資產品銷售旺季,也是假冒偽劣農資案件的高發期。近日,安徽省農業農村廳、 經濟和信息化廳、公安廳 、市場監管局、供銷合作社等5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自3月至12月底集中開展2022年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
此次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緊盯問題突出區域、農村和城鄉接合部、農資經營集散地、種養殖生產基地、“菜籃子”產品主產區等重點區域,突出種子、農藥、肥料、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地膜、農機等重點產品,貫穿生產、流通、銷售、使用環節,強化全鏈條監管,明確打假專項治理工作任務。
一是迅速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行動。針對“偽劣化肥制售”等問題,即日起多部門聯合對化肥生產企業、經營(網)店開展“拉網式”排查;二是強化農資產品質量監督抽檢。將多次抽檢不合格、群眾投訴舉報多、問題突出的生產經營主體和產品列為重點監管對象;三是保持農資打假高壓態勢。嚴厲查處非法經營的組織者、獲利者,徹底掐斷農資違法犯罪活動利益鏈條。四是提高農資監管能力。探索建立農資生產經營主體“紅黑榜”制度,推進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狀況與行政許可審批、項目申報、資格審查、評優獎勵等全面掛鉤,建立健全主要農資產品電子追溯制度,有效提升農資監管信息化水平;五是深入開展宣傳教育,多種渠道宣傳農資打假行動,鼓勵農民對假劣農資線索進行舉報,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農資打假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抓好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的重要性。聚焦重點工作,細化目標任務,加強部門協作,強化信息共享,形成農資打假工作合力。持續壓實責任,強化督導考核,將農資打假和監管工作納入“雙打”工作考核、食品安全評議考核、質量考核,確保農資監管工作推進不斷檔,責任落實不缺位。(來源:安徽省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