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8月29日,在2022年江蘇省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上,省食安辦發布3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典型案例。本次典型案例發布,旨在充分展示江蘇省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創新樣本,進一步發揮好典型案例的引領指導作用,推動各地各部門比學趕超、奮楫爭先,進一步拓展共治范圍、創新共治形式、豐富共治內容,加快構建江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全力守護好全省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案例一
點燃外賣配餐“紅色引擎”
賦能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牢固樹立“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強黨建”的工作理念,推動外賣配餐行業黨建工作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同向發力。
一是健全領導機制。省級和13個設區市全部依托市場監管部門成立外賣配送行業黨委,80個縣(市、區)同步成立行業黨委,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宿遷等出臺專門工作意見。二是嚴密組織體系。動態摸清全省外賣配送行業黨組織組建情況和黨員人數,推動平臺企業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三是用心關愛幫扶。省市縣聯動開展“百人萬里行”體驗式調研,廣泛收集外賣騎手訴求;發出關心關愛外賣配送員“五個一”活動倡議,迅速形成關愛凝聚氛圍。常州建立龍城紅色驛站,公益托管“騎手娃”;淮安推行“先鋒積分”制度,激勵保障黨員“先鋒騎手”。四是凝聚共治力量。引導平臺企業、合作企業、外賣騎手等共擔社會責任、共治食品安全。蘇州打造多方參與的“外賣共治”智慧平臺,推動精準有效監管;無錫成立外賣騎手志愿者隊伍,參與食品安全監督工作。
案例二
筑牢食安之“志”
踐行共治之“愿”
南京市深入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務”項目,充分拓展社會共治渠道,有效打通食品安全宣傳教育、社會監督、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一是推動隊伍體系“立體化”。建立“市—區—街鎮—社區”四級聯動的志愿服務者隊伍體系,廣泛吸納黨員干部、社會力量成為志愿者,力求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截至目前,發展志愿服務隊伍892個、志愿者9286名。二是推動人員力量“專業化”。注重從在寧機關、高校院所、科研單位、社會組織等定向引入食品專業力量,促進志愿服務高質量發展。三是推動管理服務“信息化”。探索“網聯網+”志愿服務模式,打造“寧食安”微信管理平臺,助推志愿服務長效運行、高效開展。四是推動志愿活動“實效化”。緊扣食安科普、隱患排查、疫情防控、社會監督等實際需要,組織開展“外賣小哥信息隨手拍”“食安找茬大比拼”風險排查技能大賽等系列活動1700多場,服務群眾20多萬人次。
案例三
五心護航
文俊“鎮”好
鎮江市打造集科普宣傳、行業培訓、信息公開、公眾參與、消費預警于一體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服務品牌“文俊工作室”,用“耐心、細心、熱心、貼心、省心”五心服務凝聚社會各方力量,有效提升餐企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公眾食品安全防范意識、基層食品安全監管能力。
一是聚力融合共建,構架科普宣傳立體矩陣。聯合地方媒體依托“文俊話餐飲”公眾號等,邀請專家學者等開展食品安全宣教直播,推送原創科普文章251篇。與學校、商業中心共建食品安全宣傳基地,進社區、養老院、軍營等開展食品安全專題宣講120多場。二是聚力智慧共享,構建行業協同實訓體系。匯聚行業協會力量,共同打造集模擬操作、現場指導和智慧授課為一體的“智慧模擬廚房”,以“食”戰演練促餐企從業人員、社會監督員、志愿者技能提升。三是聚力互聯互動,創新輿情綜合管理模式。與政務服務熱線等部門構建溝通協作機制、探索“研判預警-處置引導-事后評判”共同處置模式,梳理分析涉及食品安全投訴舉報信息,推送預警提示信息。(供稿:江蘇省市場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