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常用的金屬類、橡膠類、玻璃類、洗滌劑類食品相關產品包括金屬餐具、不銹鋼保溫杯、電飯煲、不粘鍋、兒童訓練碗、硅膠餐廚具、玻璃杯、餐具洗滌劑等。這些食品相關產品如長期使用不當可能會有幾率導致有害物質向食品中遷移,造成食品安全問題。
在2022年食品安全周之際,市場監管總局以保障公眾食品安全為出發點,組織編寫了8種常用的金屬類、橡膠類、玻璃類、洗滌劑類食品相關產品使用和選購提示,希望可以引導消費者合理選購、科學使用,以防范食品相關產品安全風險。
金屬餐具
金屬餐具常見材質有銅、鐵、不銹鋼、鋁,也有使用鈦、銀、金等制作的餐具,以外觀精美、耐摔、耐腐蝕等優點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在選購和使用金屬餐具時,除了需注意不同材質可盛裝的食物不同、防止化學物質析出以外,還要關注以下問題:
選購提示
1. 應盡量到正規的超市選購。消費者在選購金屬餐具時應認真查看外包裝上是否標注所用的材料類型和材料成分,是否注明生產廠家的廠名、廠址、電話、執行的國家標準等字樣。
2. 應以易清潔為基礎選購。部分金屬餐具因外觀設計等原因,會有復雜的形狀或圖案,不平整的地方不易清洗,可能會殘留食物產生細菌。
3. 建議可以選購質量較大的金屬餐具。一般情況下,同樣厚度和造型的金屬餐具,材質更好一些的餐具重量會更重一些。
4. 不銹鋼材質餐具應盡量選購主體材料為奧氏體型不銹鋼、奧氏體·鐵素體型不銹鋼以及鐵素體型不銹鋼或馬氏體型不銹鋼的產品。
使用提示
1. 切勿用強堿性或強氧化性的清潔劑如小蘇打、漂白粉、次氯酸鈉等進行洗滌。因為這些清潔劑都是強電解質,會與金屬起化學反應,破壞金屬餐具表面結構,從而產生金屬遷移風險。
2. 不可長時間盛放鹽、醬油、醋、菜湯等。因為這些食品中含有很多電解質,長時間盛放可能會導致金屬餐具與這些電解質起化學反應,同樣會存在金屬遷移風險。
3. 使用后要及時清理。金屬餐具使用后應立即用溫水洗滌,以免油漬、醬油、醋、番茄汁等物質和餐具表面發生反應,導致金屬表面失去光澤,甚至留下痕跡。切忌用砂紙或鋼絲球之類硬物擦洗,以免破壞表面結構。
不銹鋼保溫杯
不銹鋼保溫杯一般用于存放冷熱水、飲料等液體(食品),是具有保溫功能的真空容器,具有外形美觀、方便攜帶、保溫持久等優點,在選購和使用不銹鋼保溫杯時,除了要關注內膽材質、保溫效能和耐沖擊等性能以外,還需注意以下問題:
選購提示
1. 聞。品質優良的保溫杯應該無異嗅異味,或氣味輕微易散。如打開杯蓋后,氣味濃重,經久不散,說明該產品存在使用風險,應避免使用,及時退換。
2. 看。看標簽標識是否有產品名稱、規格、保溫能效、生產者和(或)經銷者的名稱等信息;是否明確標示不銹鋼杯體材料類型及材料成分(需符合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中對不銹鋼材料的要求)或以我國標準牌號或統一數字代號表示,不能僅標注“優質不銹鋼”、“高級不銹鋼”等含糊不清的信息;是否標明塑料部件的材質(密封蓋宜用PP(聚丙烯)材料,安全耐熱)。看產品表面是否色澤均勻,有無裂紋、缺口,印刷文字和圖案是否清晰完整,電鍍件有無露底、起皮、生銹。
3. 摸。內膽及外膽表面應拋光均勻一致,沒有碰傷、劃傷或毛刺;杯口和焊接處是應平滑光潔、無毛刺。
4. 試。注入開水,旋緊杯蓋,2-3分鐘后通過手握有無明顯升溫,測試保溫性能;注入開水,旋緊杯蓋,倒置4-5分鐘后通過有無滲漏現象,測試密封性能;通過杯蓋開關是否正常,測試旋和性能;測試各部件是否容易拆洗重裝。
使用提示
1. 使用前清洗消毒很有必要。使用前用開水或中性洗滌劑燙洗消毒更安全。沸水預熱,保溫效果更佳。
2. 使用中避免摔打和碰撞。摔打和碰撞容易造成杯體破損或變形,焊接部分不再牢固,破壞保溫效果,縮短保溫杯壽命。
3. 保溫杯不是什么都能裝。保溫杯不宜盛裝酸堿腐蝕性液體;不宜盛裝干冰、碳酸飲料等,內部不斷產生的二氧化碳會使壓力增大導致杯蓋脫出,并有傷人風險;不宜長時間盛裝豆漿、牛奶等高蛋白食品,容易滋生細菌并導致營養流失;不宜長時間盛裝果汁等酸性食品,可能會與保溫杯的內膽發生電化學反應,影響人體健康;不宜長時間盛裝茶葉、中藥等液體。
4. 人身安全不可忽視。保溫杯盛裝開水時,不要裝得太滿,建議至少要低于瓶口2厘米,防止開蓋時開水溢出燙傷;不要在杯蓋密閉的情況下劇烈搖晃保溫杯,防止杯內增壓,開蓋時被彈出的杯蓋或噴出的熱水弄傷。兒童使用保溫杯時應有家長在旁看護,切勿盛裝超過50℃的液體,避免造成燙傷風險。
5. 定時清洗。清洗時宜用軟布,避免大力摩擦,不宜用水煮消毒。長時間不用應清洗干凈并充分地干燥。如果盛裝色味濃重食品后,應盡快清洗,避免塑料和硅膠部件的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