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0月27日上午,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召開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政策吹風會。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信用監管處主要負責人作主發布,全面介紹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情況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江西省生態環境廳、江西省廣播電視局、南昌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參加吹風會并答記者問,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新聞宣傳處主要負責人主持吹風會。
據介紹,江西從四方面加快推進“信用+風險分類”機制:一是健全制度保障。推動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并組織省質標院等單位起草省地方標準《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分級規范》。二是構建特色體系。在市場監管總局指標體系框架下,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拓展至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構建了具有江西特色的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和模型。三是建設管理系統。按照市場監管總局統一的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信息化技術方案和標準規范,開發建設了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于5月27日上線運行,目前已歸集81類市場主體信用風險信息5100萬條,對全省446萬戶市場主體,按信用風險從低到高分成ABCD四類,分類結果每月動態更新。四是結合專業領域。對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等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公共安全,以及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重點領域,統籌行業風險防控和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創新構建“通用+專業”分級分類監管體系。目前,江西已在全國率先建立“通用+廣播電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新機制,并正在探索建立“通用+生態環境”分級分類監管機制。
據了解,江西在建立“信用+雙隨機”機制上注重做到三個“對接”:一是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結果與抽查檢查對象名錄庫對接。確保分類結果能夠及時、全量推送到江西省“雙隨機”行政執法監督平臺;二是“雙隨機”抽查比例、頻次與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對接。確保依據最新的分類結果實施差異化監管;三是“雙隨機”抽查檢查結果與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對接。確保依據最新的市場主體信用風險信息對分類結果實施動態更新。今年以來,全省現場檢查數同比降低50%,但問題發現比例由過去的49%提高到72%,監管精準性明顯提升,低風險企業無事不擾比例也達50%,成功打造“無事不擾”營商品牌。
據悉,江西也在加快構建建立“信用+風險預警”機制。根據各專業領域監管需求、監管重點,把握日常監管中發現的帶有普遍性、規律性的高風險行為特征進行實時監測,對市場主體風險隱患及時預警,實現定位隱藏于數據資源背后的監管風險和違法違規線索。目前已累計產生“證照過期、檢驗檢測、投訴舉報”等30余種2000余條風險預警信息,科學研判出全省11個設區市及所有行業的整體信用風險狀況,有效防范化解了風險。
下一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將持續關注三個重點,為促進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貢獻市場監管智慧和力量。一是進一步強化全面輿論引領。持續開展全覆蓋、寬領域、多層次的信用監管專題宣傳,積極引導廣大市場主體將“守信”融入自身發展的精神內核,凝聚“以信立企”的廣泛共識。二是進一步推動全量數據歸集。主動融入省委、省政府雙“一號工程”,進一步為數據共享“破壁拆壘”,實現信用數據的“應歸盡歸”和數據共享的“一路暢通”。三是進一步推進全域協同運用。堅持應用為要、管用為王,推動各相關部門加強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的運用,以更精準的“管”促進更高水平的“放”。(通訊員 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