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服務規范化多元化
《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啟動修訂
本報訊 (實習記者 賈潤梅)日前,國家郵政局發布《快遞服務》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以通過標準修訂推動快遞投遞方式、下單方式等服務規范化、多元化。
征求意見稿中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對投遞方式的分類和細化。投遞方式應主要包括上門投遞、投遞至智能收投服務終端(箱遞)、投遞至快遞服務站(站遞)以及其他方式。另一個重大變化是將用戶下單細分為通過快遞服務主體下單和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下單兩種方式。
征求意見稿在“投遞次數”方面明確提出:快遞服務主體應對上門投遞快件提供至少2次免費投遞,投遞宜在8:00—20:00時間段進行;2次免費投遞之間應間隔8小時以上,與用戶有約定的除外;上門投遞2次未能投交的快件,快遞服務主體可與收件人約定采用延遲投遞或者箱遞、站遞方式投遞。
服務費用的制定標準方面,征求意見稿提出,快遞服務主體應根據產品種類、服務距離、運輸方式、服務時限、投遞方式等因素,科學測算成本,合理確定服務費用,形成與服務質量相適應的、差別化的價格體系。征求意見稿同時強調,不應無正當理由以低于成本價格提供快遞服務。
另外,征求意見稿將用戶下單細分為通過快遞服務主體下單和通過電子商務平臺下單兩種方式。電子商務經營者應如實向快遞服務主體提供寄件人姓名、聯系方式和收件人姓名、聯系方式、地址、商品名稱等必要信息,不應利用服務協議、交易規則以及技術等手段進行不合理限制或者附加不合理條件。對此,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表示,在個人信息保護要求愈發嚴格、需求愈發迫切的前提下,該規定有利于平衡電商經營者和快遞公司在快遞發展行業中的地位,有利于維護快遞公司累積客戶群、促進行業數據經濟發展的正當權利。
據了解,現行《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的施行始于2012年5月,10年來,我國快遞業已發生重大變化。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目前消費者需要多元化的快遞服務,需要擁有對服務方式的選擇權。對于快遞服務主體而言,需要讓信息更加透明、服務條款更加清晰,對消費者真正起到告知義務,這有利于減少后續雙方的“糾纏”成本;對于消費者而言,將選擇服務方式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有利于減少相關“懵懂”的費用支出。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