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機制 保知打假 規范發展
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通報酒類市場監管情況
本報訊 (李 嘉)截至11月底,貴州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31924人次,檢查酒類生產主體19849家次、經營主體30296家次、網絡交易經營者786家次、物流快遞站點1110個次、酒類包材印刷企業222家次;立案查辦酒類案件460件,處罰沒款1414萬余元,移送公安機關涉刑案件44件。近日,貴州省市場監管局召開網絡新聞通氣會,通報酒類市場監管情況,并發布2022年第一批典型案例。
今年以來,貴州省市場監管局著力“建機制、防風險、打違法、強產業”,夯實酒類市場監管基礎、排除發展隱患、維護市場秩序,服務全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問題導向,瞄準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建立酒類產品市場監管機制,將保護貴州優質白酒知識產權納入“鐵拳”行動、“雙打”范疇。該局按照“邊打邊建”原則,與河南省、廣東省等省(市)市場監管部門探索建立酒類產品市場監管及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強化信息互通、線索移送、執法協作,推動逐步構建“全國保知打假一盤棋”的工作格局,讓違法違規行為無處遁形;針對侵權假冒酒類產品主要通過物流寄遞環節流向省外的頑瘴痼疾,整合市場監管、公安、交通、郵政職能職責,建立“全省酒類產品物流寄遞倉儲環節保知打假協作機制”,設立“打擊侵權假冒酒類產品卡點”,對各卡點工作運行情況進行統籌協調,初步切斷了侵權假冒酒類產品通過物流寄遞環節外流的通道;強化協作聯動,建立健全“部門間、部門與重點企業間信息通報機制”,構建總局、省局和重點酒企的“信息直通車”,強化與公安、法院等部門跨部門跨區域的聯動協作和信息互通機制,建立與仁懷、金沙等重點區域以及茅臺集團、習酒集團等重點企業的常態化聯絡會商機制。
堅持“關口前移、分類監管、分級負責、動態管控”原則,著力防范風險,有針對性地開展風險排查化解,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底線。該局通過啟動酒類市場監管系統建設,收集匯總貴州白酒生產、銷售企業主體資格、知識產權、產品狀況、銷售網絡等情況,逐步推進“一企一策”智慧監管;實施酒類產品網絡銷售常態化監測,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對酒類產品網絡銷售行為進行日常監管,第一時間鎖定違法違規行為,進行電子取證和調查處置;開展“高風險商標清理排查專項行動”,對貴州酒企持有的9.5萬個商標進行全面清查排查,進行分級管理,對篩查出的282個高風險商標,指導酒企通過下架退市產品、不使用、到期不續展等措施進行處置,防范化解經營風險;開展行政指導集中約談與單獨約談,組織酒類主產區召開集中行政指導約談會,對上百家酒企進行送法上門、提醒告誡、行政指導,對個別涉嫌違法違規的酒企進行點對點、面對面的約談指導。做到規范一類行為、警醒一批企業、震懾一個行業,全面防范化解風險。
對違法主體、違法產品、違法行為進行全面清查追查,著力打擊違法行為,確保查深查透查實,綜合運用行政指導、責令整改、警告、罰款、列異列嚴等措施,懲戒違法違規行為,規范生產經營行為。該局通過開展“酒類市場違法違規營銷專項行動”,堅持問題導向,全面開展對酒類生產經營企業線上線下清理排查,規范企業營銷行為,引導企業提升依法合規經營意識,依法嚴厲打擊借黨和國家重大活動從事違法違規營銷的行為;開展“遵義1935違法酒類產品清查整治行動”,對貴州省市場主體生產銷售“遵義1935”違法酒類產品進行線上線下清理整治,基本實現“遵義1935”違法酒類產品社會面清零目標;制定貴州省酒類市場打擊侵權假冒集中整治行動的工作方案,統籌指揮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聚焦清除“污垢雜質”、實施“全鏈條打假”、提高“違法成本”等重點環節,開展全方位、立體式的專項整治;對茅臺酒經銷商經營行為開展執法檢查,大力整治經銷商加價銷售和制作虛假臺賬等違規經營行為,按照“一企一檔”,建立“全省茅臺酒經銷商執法監管庫”,實現對茅臺酒經銷商的精準監管。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