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抓共管聚合力 同心共向保安全
山西陽泉市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
□ 本報記者 秦海峰
食品安全事關國計民生。2022年,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統一部署,山西省陽泉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圍繞“全方位推動陽泉高質量發展”總目標,強化監管職能落實,采取堅決有力措施,在全市范圍內部署開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反應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力維護食品安全“全域全年”穩定。
行動開展以來,陽泉市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狠抓“一老一小”(即老年食品和學校幼兒園食堂)“一冷一熱”(即冷鏈食品和社會餐飲)“一藥一非”(即農獸藥超標和非法添加)等社會公眾關心、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難點問題整治,積極排查風險隱患,形成工作閉環。該市去年全年共檢查各類食品生產經營主體23753家次,覆蓋率100%,發現風險隱患1971個,已妥善處置1971個,受理消費者食品類投訴1347件,立案查處393件,較前年同期增長185%,罰沒款103.95萬元,全市食品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食品生產環節,深入推進“兩檔一承諾”監管模式,完善食品生產企業許可檔案、監管檔案目錄,簽訂食品安全責任承諾書。全面實施分類差異化監管,對風險分級評定等級為C級、D級以及剛獲證的17家企業開展重點排查。食醋、食用植物油、桶裝飲用水等高風險品種專項整治檢查生產加工企業、小作坊224家次,發現問題402個,下達責令整改通知145份,停業整改1家,立案查處1家。組織重點企業約談會6場,約談企業88家。發布“兩超一非”添加物和添加劑名單,對淀粉及淀粉制品生產企業100%全覆蓋,嚴查濫用食品添加劑和超范圍、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摻雜摻假違法行為,夯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對多次產品抽檢不合格企業核查處置,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嚴格生產過程控制,合法合規生產。
食品流通環節,深入推進“市場主體建設年”活動,充分發揮大型企業在履行主體責任方面的引領示范作用,命名授牌9家“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59家超市簽署《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書》。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檢查食品經營單位7330家次,排查風險隱患492條,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161份,查辦案件112起,移送公安部門1起。食用農產品“治違禁 控藥殘 促提升”行動檢查超市、農貿市場1218家次,完成監督抽檢198批次,農批(貿)市場完成食用農產品快檢檢測44856批次,發現不合格農產品26批次。大力推廣“進口冷鏈肉品追溯平臺”應用,實施進口冷鏈肉品首站賦碼,追溯管理,確保每批次進口冷鏈肉品“有碼可掃、掃碼可溯、信息齊全”。
餐飲監管環節,深入實施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推動數據融合監管,全市234所學校食堂明廚亮灶100%全覆蓋,食品安全自查率達到95%。對食品安全風險高、輻射面廣的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機關食堂以及具備重大活動接待能力的酒店餐廳等開展全覆蓋檢查,共檢查大型餐飲單位35家次,排查隱患129條。創新實施平臺與實體店同步查、線上與線下對應查、加工與配送一起查的網絡餐飲監督檢查新模式,保障網絡餐飲食品從加工到食用全環節安全放心。檢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1654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8份,對44家不達標網絡餐飲單位進行了平臺下線。全市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備案率、食品安全承諾率、證件公示率均達到100%。
特殊食品監管開展涉老食品、“保健品”專項執法檢查,全年共檢查各類商場超市、保健食品直營店、母嬰店等特殊食品經營單位1168家次,整改問題隱患412條,發放涉老防詐宣傳資料7100余份,簽訂“保健食品守法經營承諾書”130份。協助公安部門認定含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產品5批次。
注重強化長效機制建設,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定期風險會商交流制度,通報食品安全風險信息,研判階段性問題線索,2022年共組織召開專項行動調度會5次。依據靜態風險因素和動態風險因素,對全市16889家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風險等級劃分,結合日監管記錄實施動態調整檢查頻次,實現對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精準化”監管。此外,扎實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檢”進商超、進校園活動,免費為消費者提供食品檢測服務,創新實施“小分離”“大分離”“硬分離”3種食品抽檢分離模式。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