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按照市場監管總局部署要求,江西省市場監管局把深入開展信用提升行動作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創新,構建信用監管長效機制,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促進市場主體發展壯大。2022年,江西省凈增市場主體80.21萬戶,平均每天有2000余戶市場主體“破土而出”,贛鄱大地已經成為創新的熱土、創業的沃土和創造的樂土。
建工作機制,抓好重點任務落細落實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信用提升行動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意見》下發后,江西省市場監管局迅速組織專題研究、深入基層開展調研,于2022年11月下發《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關于開展信用提升行動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意見>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在全省部署開展信用提升行動。今年2月,市場監管總局召開信用提升行動調度會后,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又借鑒兄弟省(市)好的經驗,從信用環境塑造、主體誠信建設、包容審慎監管、強化信用服務四個方面,把握信用提升行動的九項重點任務內容,提出了15條“實打實”“硬碰硬”舉措,印發《開展信用提升行動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若干措施》。并發揮市、縣市場監管部門工作能動性,選取南昌市等20個市(縣)為信用提升試點單位,推進工作創新,重點攻堅突破,力爭形成可復制推廣的典型經驗。
塑信用環境,提升市場主體信用水平
加快信用環境塑造,是市場監管部門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重要探索,是發揮信用監管作用,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信用建設部署的具體體現。自2020年開始,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在企業登記注冊、行政審批等環節開展信用承諾,強化企業信用意識,截至2023年2月,已歸集公示信用承諾1.2萬件。并積極探索信用合規建設,指導撫州市臨川區局編制《臨川區市場主體信用合規建設指引》,從主體合規、年報報送、信用承諾、信用風險等10個方面梳理31項信用合規經營內容。探索建立信用合規正向激勵機制,將市場主體開展信用合規建設情況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信用修復、評先評優等工作進行關聯,在江西省政府質量獎、專利獎、放心消費示范單位等評選中,將信用合規建設情況、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等作為考量因素。
建管理平臺,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機制
為發揮信用在經濟運行中的保障和助推作用,江西省市場監管局積極主動作為,推動省政府辦公廳出臺具有江西特色的《關于推進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實施意見》,制定全國首份《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分級規范》地方標準,在市場監管總局指標體系框架下,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拓展至個體工商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在全國率先建設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對全省482萬戶市場主體進行信用風險分類。并統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按不同信用風險等級實施差異化監管,現場檢查數同比降低50%,低風險企業無事不擾比例達90%以上,為市場主體提供了更寬松的監管環境,提高市場主體獲得感。并聚焦事前失信警示提醒,利用江西省市場主體信用風險分類模型監測分析發現突出信用風險,定期為市場主體發布信用風險提示和指導,將失信處置由事后懲戒向事前預防延伸。
優信用服務,創新信用修復幫扶機制
信用監管既強調有溫度的“管”,更體現有力度的“服”,最終促進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將“管”和“服”緊密結合,牢固樹立“信用修復既重法度,更有溫度”工作理念,不僅建立了分工明確、職責清晰的信用修復工作機制,還創新提供信用修復“網上辦”途徑,探索建立行政處罰決定書與信用修復告知書(提示函)“兩書同送”工作機制,實行“一處罰一告知(提示)”,完善信用修復“協同聯辦、一網通辦”工作機制,實現了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江西)、“信用中國(江西)”網站信用修復信息共享、結果互認、同步修復。自2020年開始,江西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累計依法依規為1911戶市場主體辦理行政處罰信息信用修復,幫助43611戶企業、375234戶個體工商戶移出經營異常名錄(恢復正常經營狀態),為各類市場主體帶來及時雨、注入強心劑,有力推動經濟回穩向好。(通訊員 孫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