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廈門市圍繞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目標,持續深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發揮特區立法優勢,在《廈門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將跨部門跨領域聯合檢查、差異化檢查比例等用法條形式予以明確。廈門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在市場監管領域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跨部門聯合監管的實施方案》,建立聯席會議機制,由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牽頭,31個行業主管部門在各監管領域分工負責,構建“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長效機制,營造包容審慎的監管環境和優良的經濟發展環境,助力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目前,廈門市市場監管局牽頭開發運行廈門市雙隨機事中事后監管綜合執法平臺,市、區兩級共293個部門通過該平臺開展雙隨機抽查工作,覆蓋1215項抽查事項清單,建立了全市4635名執法人員的檢查人員庫、全市86.6萬戶經營主體的監管對象庫,借助信息化手段實現抽查任務的科學統籌、盡可能“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在全省率先做到檢查全過程留痕、結果全要素公開。
去年以來,全市各部門對醫、食、住、行、購、娛等18個領域覆蓋57類監管對象依法開展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各部門把“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信用風險分類結合起來,依據信用分級分類成果,合理確定監管重點、監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頻次等,對不同評級企業設置從3%到100%的抽查比例,做到對守法誠信的企業“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的企業“無處不在”。其中,廈門市市場監管局建立“通用型”與食品藥品、電梯維保、工業產品等重點領域“專業型”相結合的信用風險分類指標體系,并將信用風險分類結果嵌入到雙隨機、專業監管、網格化監管等各類系統中加以常態化應用,實踐中問題發現率達67%以上。
同時,各部門注重以信促改,加強抽查與后續監管的有效銜接,對抽查中發現的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經營主體,根據情節輕重,綜合運用約談、警告、責令改正等措施,以及行政處罰、信用約束、聯合懲戒等手段,依法予以處理。注重寬嚴相濟,積極引導企業通過履行信用公示義務、及時辦理變更登記、做出信用承諾等方式主動修復、避免留下失信記錄,指導2273家企業主動整改后消除信用風險。對雙隨機抽查中發現的輕微違法行為,企業已及時改正,公示抽查結果時將企業整改情況一并公示,避免公示的負面信息影響到企業后續經營。(呂培超 陳雪松 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