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發布1∶50000區域地質調查實施細則
標準化促區域地質調查向更高精度發展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為配合落實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促進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向更高精度發展提升,廣東省標準化協會于2023年9月12日發布《廣東省1∶50000區域地質調查實施細則》團體標準。行內人士認為,該團標的發布實施,標志著廣東省區域地質調查工作進入向更高精度跨越發展的新階段,對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將發揮更好作用。
該團標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提出,由廣東省地質調查院、廣東省佛山地質局、廣東省海洋地質調查院起草。
廣東地調院領導檢查野外路線
在野外進行區域地質調查
在野外進行區域地質調查
專家觀看項目組采集的化石標本
專家組與廣東地質局領導赴野外檢查剖面
開展區域地質調查,摸清區域地質“家底”,是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之一。廣東區域地質調查經過多年的努力,已取得累累碩果。包括發現了大量的礦產資源,積累了豐富的基礎地質資料。全省在全面完成1∶100萬、1∶50萬及1∶20萬區域地質調查的基礎上,按廣東省自然資源廳統一部署,全面開展1∶50000區域地質調查工作。全面開展1∶50000區域地質調查,標志著廣東省區域地質調查進入精度更高、覆蓋面更廣、內容更加豐富的新階段。調查成果將廣泛應用于廣東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各領域,對提升礦產資源保障增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意義重大。該項工作技術性強,工作量大,牽涉部門多,為統一步調,形成合力,廣東省地質調查院牽頭編制了該項《實施細則》,作為廣東省今后一個時期區域地質調查工作部署、組織實施、質量管理和成果驗收的主要依據。
該項團標本著科學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則,參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布的《區域地質調查總則(1∶50000)》和《區域地質調查技術要求(1∶50000)》,經過深入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根據廣東實際,對1∶50000區域地質調查的術語和定義、目的任務、基本原則、工作程序、設計編審、調查內容與填圖單位、調查方法及要求、資料整理、野外驗收、綜合研究與成果編制、成果評審、成果提交等內容按章作了具體的規定和規范。要求以野外地質觀察為主要手段,結合遙感、物探、鉆探和實驗測試等技術方法,客觀準確地獲取野外的各項原始地質資料。強化地質調查與科學研究的深度融合,將科學研究貫穿于區域地質調查全過程。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和關鍵基礎地質問題,按照構造單元完整性和地質礦產條件的相似性劃分片區,進行總體部署。明確重點調查目標與內容,劃分重點調查區和一般調查區。針對擬解決的重大問題,按圖幅帶專題的方式開展專題研究,提高圖幅整體調查和研究水平。重點解決與找礦有關的重大(關鍵)基礎地質問題。
區域地質調查項目總結匯報現場
專家組評審認為,該團標內容全面、具體、可操作性強,指導思想、目標任務、調查方法和技術要求均符合國家取向要求和廣東實際并具有一定創新性,將為高質量實施廣東1∶50000區域地質調查提供技術支撐和依據,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