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標準化工作“四個轉變”的“上海樣板”
——上海跑出標準化創新發展加速度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實施,標準對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的支撐性、引領性作用更為凸顯,標準化工作的內容、方式等正發生著深刻變化。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推動標準化改革創新”。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上海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充分釋放制度紅利,加強改革創新,努力開創標準化創新發展新格局,為加快推動標準化工作“四個轉變”提供“上海樣板”。
創設企業聯合標準制度
激活市場類標準生命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消除科技創新中的‘孤島現象’”“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整合能力越來越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核心技術脫離了它的產業鏈、價值鏈、生態系統,上下游不銜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場”。隨著新技術新業態的出現,特別是數字技術的快速迭代發展,對標準供給“快”“活”“高”“新”的需求日益明顯,靈活協同國內外產學研用以及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各方面主體,共同制定協同創新、跨界融合標準的需求尤為突出。為落實《綱要》和《上海市標準化發展行動計劃》相關要求,上海大膽創新,借助浦東新區法規制度工具,創設企業聯合標準等新制度。今年7月25日,《上海市促進浦東新區標準化創新發展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經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全票通過,已于10月14日起實施。
《上海市促進浦東新區標準化創新發展若干規定》實施,首批4項企業聯合標準集中發布。
通過該法規,上海著力解決市場標準供給的痛點。一是從標準供給體系看,國家標準、行業標準以及地方標準等政府類標準,多數為守底線或基礎通用要求,制定周期也相對較長。團體標準作為市場標準,雖然在“高”和“新”方面也有優勢,但在“快”和“活”方面還不夠,特別是在協同、跨界、快速以及國際交流方面有一定不足。企業標準雖然可以體現出“快”“活”“高”“新”的優勢,但是僅限于單個企業內部執行。二是從制定主體來看,企業雖然可以“與其他企業聯合制定企業標準”,但科研機構、高等院校、金融基礎設施運營機構或者標準化技術組織等創新鏈、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能與上下游企業一起聯合制定標準。因此,上海在《規定》中創設企業聯合標準制度,鼓勵各類經營主體自發形成標準創新聯合體,根據市場需求制定企業聯合標準,推動創新鏈、產業鏈高度融合,提高標準對技術迭代的反應能力,加強跨界合作,提升對外開放程度。
截至目前,已經有許多企業自發形成標準創新聯合體,并在相關領域發布企業聯合標準(詳見文尾表格)。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牽頭起草的《智慧酒店機器人技術要求》,是該院聯合研發、設計、制造、銷售、消費等各環節主體共同制定的標準,規定酒店機器人的電池兼容、安全性能等要求,讓潛在缺陷在各環節得以識別,保障該產業的快速發展。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酒店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約110億美元。該標準將為酒店機器人產業安全發展保駕護航。上海市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牽頭起草的《有源醫療器械可靠性管理能力等級劃分》,聯合美國美敦力上海公司、大博醫療、微創投資、深圳麥科田、三友醫療器械、聯影醫療、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等醫療器械研發、設計、制造、采購等中外企業、機構等制定有源醫療器械可靠性管理能力的評價方法和等級劃分要求,將廣泛應用于醫療領域,如X光、心電監護設備等,該標準有利于及時鑒別醫療器械的質量和性能,促進我國醫療行業高質量發展。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牽頭長三角地區以及江西、重慶等相關能源企業、檢測機構、高校、標準化技術服務機構共同制定《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溫室氣體減排效益評估導則》,為企業在碳交易中獲得收益提供基礎保障。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牽頭起草的《退火態Ti-6Al-4V鈦合金棒材、鍛件和鍛坯》涵蓋鋼材、鍛造、新材料、研究機構等主體,該標準規范了鍛坯和鍛件尺寸,解決了大規格鈦合金材料在國產飛機機身、機翼上的應用問題,有助于減輕飛機重量,從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
上海市推行企業標準化總監制度,構建多層次標準化人才體系。
相較于傳統標準制定,企業聯合標準凸顯了3個方面的優勢。一是體現產業鏈融合、行業跨界特點。以創新聯合體名義發布的企業聯合標準涉及設計、研發、生產、采購、消費等環節,產品、服務跨越不同行業,需要由鏈主型企業或標準技術服務機構牽頭制定自愿共識標準。二是助力技術創新或新興業態壯大。酒店機器人和有源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空間廣闊,標準協同上下鏈共同關注產品安全,為快速發展的產業裝上“安全鎖”;退役動力電池的梯度利用,涉及我國綠色低碳轉型戰略,標準的減排量化評估方法為企業主動參與碳減排提供了動力支撐;用于飛機的特定尺寸鈦合金鍛件等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材料,標準的制定為生產鏈各環節的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保障。三是能更高效地填補行業空白,致力于為世界提供中國智慧。上述4項企業聯合標準將為新興領域產業有序發展提供支撐,統籌兼顧發展和安全,建立標桿標尺以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國際標準制定經驗的標準服務技術機構牽頭和參與企業聯合標準制定,為標準“走出去”打下堅實基礎。
積極打造標準化人才高地
構建標準化人才體系
緊扣綱要實施,加強制度設計。一是出臺《上海市標準化發展行動計劃》,強調“建設標準化人才高地,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培訓體系”,夯實標準化發展基礎。二是成立上海市標準化戰略咨詢委員會,充分發揮標準化專家在科技決策支持和重點領域標準化推進中的作用。三是建立企業標準化總監制度,提升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四是設置上海市標準創新貢獻獎個人獎,激發從事標準化工作的人才積極為標準化事業作出突出貢獻。五是通過《上海市浦東新區促進標準化創新發展若干規定》立法,賦予國際標準化人才享受浦東創新人才政策的權利,為標準化創新人才創造良好生態環境。
智慧酒店機器人在等待電梯。
注重體系構建,加強人才培養。圍繞社會、高校、企業、政府等層面,初步形成了由標準編審職業技能、高校標準化專業學科、企業標準化總監和標準化戰略咨詢委員會所構成的多層次標準化人才培育體系。
通過可靠性能力評價的大博醫療在進行設備演示。
推動上海質量管理科學研究院(上海質量教育培訓中心)成為市場監管總局、教育部1+X(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編審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社會考生教學機構,已有近300名標準編審職業技能人才取得初級、中級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推動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制定本科“標準化工程”新專業培養計劃,確定2+2培養模式(2年標準化基礎+2年專業方向),2023年獲批“標準化工程”本科新專業,為上海市第一所開設標準化工程專業的高校,已有40名新生入學。推動華東師范大學在經濟與管理學部全日制本科教育和專業旅游碩士教育中設置《標準化與服務運營管理》課程,連續兩年開展4輪授課,累計120余位本、碩學生完成課程學習。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會同上海市經信委、人社局、國資委、工商聯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實施企業標準化總監制度的指導意見》,建立企業標準化總監制度,強化企業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企業標準化管理水平。印發《上海市企業標準化總監高級研修班培訓大綱(試行)》,編寫《上海市企業標準化總監培訓講義》,為推動開展企業標準化總監高級研修班培訓工作統一學習要求和課程內容。研制《企業標準化總監管理工作指南》地方標準,適用于企業標準化總監的培訓和管理。首次與復旦大學合作,舉辦上海市企業標準化總監高級進修班,探索標準化人才產教融合。推動各區市場監管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實施企業標準化總監制度,共開展15場企業標準化總監培訓活動,670余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參加,350余家企業已聘用標準化總監。推動成立上海市標準化戰略咨詢委員會,由15位全國標準化權威專家組成,為上海標準化創新發展提供決策支持,目前已召開第一次會議,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原主席張曉剛、復旦大學校長金力等專家圍繞國際標準化、標準與科技創新和產業互動發展、標準化人才培養等主題,為上海標準化工作建言獻策。
依托平臺優勢,加強人才支撐。一是搭建國際標準化長三角協作平臺,開展國際標準化人才培訓和經驗交流,打造熟悉掌握國際規則、精通專業技術的職業化人才隊伍。目前上海共有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注冊國際標準化專家200余人,在國際標準化活動參與中提出中國方案。二是搭建人工智能產業標準化平臺,建立人工智能標準化智庫,開展人工智能標準宣貫,推動人工智能標準化人才實質性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三是搭建國家都市現代綠色農業標準化服務與推廣平臺,培養一支專業素養高、業務優、服務能力強的農業標準化示范推廣隊伍,助力農業生產“三品一標”(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建設,支撐現代都市綠色農業發展。
順應國際標準化發展趨勢
擴大標準制度型開放
實現標準“三同步”。《綱要》把“推動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放在五大任務之首。上海在引導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等在科技創新和實施產業項目時,推進標準同步布局、同步研制、同步應用,將標準作為科技計劃重要產出,實現科技、標準與產業的有效銜接和互動,有效融通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上海材料研究所等近30家單位承擔了76個ISO/IEC專業技術機構(TC/SC)的國內技術對口工作,占全國總數的9%。這些技術機構秘書處和國內技術對口單位,在國際標準化舞臺充分傳遞上海聲音,在牽頭服務我國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底,上海累計牽頭制修訂ISO/IEC國際標準177項,積極參與ASME、ASTM、IEEE等其他權威專業國際組織標準制定工作,主要集中在電子電工、船舶與海洋技術、肥料、建筑材料、檢驗檢疫、檢驗檢疫、中醫藥等領域。同時,上海各優勢領域依托重大裝備制造合作、援外工程建設及進出口貿易等服務經濟合作的方式,讓更多標準成為事實國際標準,不斷擴大上海標準海外應用范圍。
建設人才“三梯隊”。人才是第一資源,標準化人才是標準化工作得以順利推進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保障,是標準化事業的第一資源。《綱要》要求“造就一支熟練掌握國際規則、精通專業技術的職業化人才隊伍”。上海歷來重視國際標準化人才的培養和引育,積極開展國際標準化高端人才培養工作,培育一批懂專業、懂標準并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標準化人才。目前,上海市已初步建成國際標準化人才“三梯隊”。一是國際標準化注冊專家。經統計,上海現有IEC/ISO注冊專家800余人,8名上海專家擔任ISO/IEC專業技術機構(TC/SC)主席副主席職務,占全國總數10%,其中IEC領域任職主席、副主席的有4人,占全國總任職數的23%。1名專家榮獲“IEC托馬斯·愛迪生獎”,4名專家榮獲“ISO杰出成就獎”,相關專家共22次榮獲“IEC1906獎”。這些專家的成績和榮譽,是上海在國際標準化舞臺影響力和話語權提升的有力證明,更是相關國際標準組織對上海高水平、高質量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的充分肯定。二是推行標準化總監制度。標準化總監在企業中發揮標準引領作用,推動組織更深更廣地參與國際國內標準化活動。三是成長中的未來科學家苗圃。上海在推動高校設置標準化學科專業和相關課程方面積極探索,當前已取得初步成果。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獲批“標準化工程”本科新專業,成為上海唯一設立并獲批招生標準化工程專業的高校,致力于培養復合知識結構與開放視野的高層次標準化人才,2023年已完成招生工作,首批40名本科學生將開啟標準化學科專業的學習。華東師范大學在經管學部本科、專業旅游碩士教育中開設了標準化相關課程等。同時,全國首屆“ISO國際標準化青年之星大賽”在復旦大學舉行,以競賽機制為企業提供國際標準化青年人才儲備。
國際標準化上海協作平臺舉辦“2023年元宇宙領域主題講座及交流活動”。
建立組織“三聯通”。一是政策聯通。2022年9月,上海市政府與國家標準委簽署部市標準化合作備忘錄,雙方建立部市標準化合作協調機制,共同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簽署合作備忘錄,旨在以部市合力共同深入貫徹落實《綱要》,更好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浦東開發開放三十周年慶祝大會上提出的“形成一批中國標準”“著力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重要要求。2022年6月,上海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使更多“上海標準”“上海方案”成為國際規則制定的參照系。10月14日,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社會主義現代化引領區建設任務,《上海市促進浦東新區標準化創新發展若干規定》正式實施,浦東新區將作為推動標準制度型開放的先行者、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在國家和上海標準制度型開放中提供高水平標準供給、高質量標準治理的樣板,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二是平臺聯通。上海歷來重視國際標準化工作,致力于為國際標準化工作營造良好環境。2011年,經國家標準委批準,上海率全國之先成立國際標準化協作平臺。依托該平臺,上海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積聚資源、建立機制,為廣大企業、科研院所及專家參與國際標準化工作提供政策支持、服務指導。依托該平臺,上海積極增進國際標準化合作交流,與BSI(英國標準協會)、ANSI(美國國家標準學會)、DIN(德國標準化協會)等國際知名標準信息技術服務機構都建立了良好合作交流關系。2020年,上海牽頭搭建國際標準化長三角協作平臺,并于2022年成立人工智能專業平臺,集聚長三角區域技術、產業、標準及人才優勢,共同提升區域國際標準化能力。三是實踐聯通。今年以來,國際標準化上海協作平臺依托在滬國際標準化技術資源,開展國際標準化實訓基地建設工作,探索建立利用社會資源培養國際標準化人才的工作機制。首批6家國際標準化實訓基地將以有針對性的實訓課程、資深的國際標準化專家隊伍、專業的技術保障基礎,為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和各行業領域標準化工作人員,開展一定周期的國際標準化實踐學習帶教工作,理論和實踐并重,培養國際標準化人才隊伍。
序號 | 標準名稱 | 發布單位/標準創新聯合體 | 牽頭起草單位 | 參與起草單位 |
1 | 智慧酒店機器人技術要求 | 智慧酒店機器人標準創新聯合體 |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院 | 上海思嵐科技有限公司、科沃斯機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擎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華麥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云跡科技有限公司、大連瑞翔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
2 | 有源醫療器械可靠性管理能力等級劃分 | 醫療器械標準創新聯合體 | 上海市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 | 美敦力(上海)有限公司、大博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創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麥科田生物醫療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宏桐實業有限公司、上海三友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 | 退役動力電池梯次利用溫室氣體減排效益評估導則 | 逆向物流與低碳供應鏈標準創新聯合體 |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 張家港清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贛州賽可韋爾科技有限公司、贛州市豪鵬科技有限公司、西恩迪超駿(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立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州 景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上衡道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重慶大學、前石標準技術服務(蘇州)有限公司、上海孟泰環保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致衡鑒標準化服務有限公司。 |
4 | 退火態Ti-6Al-4V鈦合金棒材、鍛件和鍛坯 | 航空材料標準創新聯合體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 上海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寶武特種冶金有限公司、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德陽萬航模鍛有限責任公司、航空工業貴州安大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航空工業陜西宏遠航空鍛造有限責任公司、寶雞鈦業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超導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江航飛機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雷華電子技術研究所、太原航空儀表有限公司 |
(內容提供: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標準創新發展處)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