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加快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府監管效能的新舉措、新要求。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持續加強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建設,通過強基礎、建體系、激活力,不斷提升市場監管效能,助力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強力推動涉企信息歸集工作,不斷夯實信用風險分類基礎
經營主體信用風險信息是經營主體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的數據基礎,信息歸集錄入是否全面、及時、準確,直接關系到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的科學性、精準性,進而影響“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公正性和監管成效。贛州市市場監管局按照“誰產生、誰錄入、誰提供、誰負責”的原則,積極推進經營主體信用風險信息歸集工作。通過下發工作提示函及通報等形式,及時督促各縣(市、區)及市直有關單位按時錄入經營主體信用風險信息,力爭做到應錄盡錄、應歸盡歸。今年1-9月,全市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江西)共歸集經營主體信用風險信息267976條,其中,信用承諾74549條、行政處罰1173條、聯合懲戒694條,為信用監管奠定良好基礎。
大力構建企業信用分類指標體系,著力提升市場監管效能
制定信用分類等級企業名錄,劃定信用風險低(A類)、信用風險一般(B類)、信用風險較高(C類)、信用風險高(D類)四類風險等級,采取差異化監管措施,對信用良好的A類企業采取“事件觸發式”監管,無舉報投訴、轉辦交辦等線索不上門,真正做到“無事不擾”,目前,低風險經營主體“無事不擾”實現率已達95.12%;對信用風險一般的B類企業,按照不高于3%進行隨機抽查;對違法失信、風險較高的C、D類企業,分別按照不低于30%和不低于90%的比例進行隨機抽查,將90%的監管資源用于高風險企業,監管靶向更加精準,監管效能有效提升。
優化完善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建設,不斷激活經營主體活力
創新出臺《贛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完善信用體系建設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涵蓋守信激勵、分類監管、信用修復、糾錯免罰等16條具體措施,助力贛州市經濟發展。突出對守信企業的正面激勵,支持信用良好的企業參與政府質量獎的培育和申報,截至目前,共有40家信用良好的企業獲得市長質量獎或提名獎;1家企業和1名個人獲井岡質量獎,2家企業和1名個人獲井岡質量獎提名獎。發揮信用修復機制作用,指導企業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申請信用修復,將符合條件的企業移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解除信用約束。今年1-9月,全市共有1126戶企業、23746戶個體工商戶依法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完成信用修復。同時,承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下放的行政處罰公示信息信用修復權限,實現行政處罰公示信息網上修復“不見面”辦,截至目前,共撤銷行政處罰公示信息70條,為經營主體重塑信用、激活經營主體活力提供良好的信用支撐。
(江西省贛州市市場監管局 龔燕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