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為先 品牌驅動
重慶云陽縣市場監管局構建“大服務”格局推動食品產業發展
□ 劉 婷 本報記者 謝 旺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重慶市云陽縣盤龍街道的三峽陽菊生態園,看到300多個品種的菊花競相開放,爭奇斗艷。云陽縣菊花系列產品享譽世界,先后獲得中國、歐盟、美國和日本有機食品認證,獲得中國國家生態原產地保護產品認證及美國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產品遠銷北美、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和地區。
三峽陽菊品牌化發展是云陽縣食品產業鏈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云陽縣統籌推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將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作為全縣“十鏈產業·千億制造”的重點支柱產業,突出融合為先、品牌驅動,千方百計做實食品產業大發展。
重慶市全邦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大米和白酒生產、銷售的小微企業,由王德全、王德雙兄弟倆創辦。2020年下半年,王氏兄弟承包了70多公頃耕地種水稻,開始走種產銷一體化發展的路子。2022年,云陽縣市場監管局邀請專家對該公司原料查驗、過程關鍵控制環節、實驗室設計、出廠檢驗必備儀器設備及使用等進行“一對一”培訓考核,幫助企業建立食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和風險防控清單等,為進商超經營掃清障礙。此后,在市場監管部門“點對點”幫扶指導下,該公司利用大米加工產生的碎米等副產物作為原料,釀造白酒,有效延伸了產業鏈。
在云陽縣,像王氏兄弟這樣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的企業還有很多。云陽縣市場監管局立足“大山區大庫區”特點,建立了立體服務機制,構建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內外聯動的“大服務”格局。“機制融合使得服務對象全覆蓋。”云陽縣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科科長陽春梅介紹,自2022年以來,該縣通過融合機制為縣內178戶食品及農產品生產加工主體提供具體事項服務295次。同時,采取科室、市場監管所、技術專家“三方”聯動技術融合,線上線下“雙線”融合模式,為食品生產企業和小作坊提供便捷服務,切實解決申證人“折返跑”“重建重改成本高”等堵點難點問題,實現效果效率“雙效”提升。
2022年以來,云陽縣持續培育以糧油產品、肉制品、調味品為主的食品產業,為食品企業和小作坊免費提供選址布局服務260次,免費設計圖紙180余張,指導27個小作坊和3家食品生產企業提檔升級創建示范單位,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產值達到27.8億元,同比增長15.8%。2023年,云陽縣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經營主體達到1405戶,其中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企業792戶,占56.4%,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集群初步形成。
目前,云陽縣已成功創建龍缸茶葉、泥溪黑木耳等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柑橘、辣椒、油橄欖、三峽云菊等市級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2022年,成功發布《云陽鮮面》《三峽陽菊》團體標準,32.6%的食品生產企業制定備案企業標準,45.5%的規上食品生產企業通過HACCP、ISO22000等各類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云陽縣在3個方向上用力,支持品牌化發展。一是強化政策扶持促產擴銷。2022年,通過“免申即享”兌現食品生產主體知識產權獎補253家,覆蓋97%的受獎補食品生產主體。二是建立重慶市首批、云陽縣首個商標品牌指導站,延伸商標品牌服務觸角。該縣食品及農產品主體注冊商標占全縣注冊商標總量的32.2%,差異化培育地理標志商標和馬德里商標,助力產業發展呈現地域特色品牌效應。三是依托覆蓋全產業、全品種、全門類的“天生云陽”區域公用品牌,采取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母子”結合品牌模式開拓市場,讓“天生云陽”產品成功走出國門,享譽世界。截至目前,“天生云陽”產品銷售額突破150億元。云陽縣正在著力打造“中國馳名商標”,以優質品種供給助力消費升級新趨勢正逐步顯現。
《中國質量報》